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一章 备胎(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1676年10月10日了,巴达维亚仍然没有任何船只过来。考虑到如今北风刚刚有些苗头,西南风的威力尚未被完全逐退,从巴达维亚抵达科伦坡确实有着诸多不便,因此他又硬着头皮继续等了下去。

    1676年10月25日,载着里克劳夫·范戈恩斯总督特使的船只终于抵达了科伦坡港。这位看起来年纪甚轻的使者先是用不太友好的目光看了眼“伏波万里”号战列舰,然后进了科伦坡城,与巴尔萨泽·伯特进行了一下午的密谈。

    而第二天,锡兰岛最高军事长官伯特也正式告知东岸人,仁慈的范戈恩斯总督同意向东岸过往船只开放马六甲和加勒港,以供他们停靠补给、维修,船只数量以一年十艘为限,不得超过次数,否则荷兰人有权拒绝为超过数量的东岸船只提供服务。

    同时,伯特也正式提出了要求,要求东岸人对等开放两个非洲港口供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补给、维修,其之一是开普敦港,另外一个则是东属佛得角群岛的某个港口。他同时也强调,这是大前提,如果东岸方面无法满足东印度公司的这个要求的话,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马六甲、加勒港自然也不会向东岸船只开放。

    莫烈鳗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些条件,心里觉得问题不大,头最终应该会同意。当然他也不会现在自作主张答应荷兰人什么,而是表示要回去禀报级,一切以政府的最终决定为准。当然他也同时向荷兰人表示,他们的这些要求被满足是“大概率事件”,“问题不大”。

    在得到荷兰人的准信后,莫烈鳗也没必要继续在科伦坡港逗留了,于是在10月27日这天,他指挥的双舰编队换换驶离了码头,打算横渡大洋,直接返回新华夏岛。而在他们离去之后大概一个多星期,一支从远东清国出发的商船队也慢慢驶进了科伦坡港进行补给,这支船队满载各类东方特产,这似乎预示着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清国的联系日渐紧密了呢。

    /b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