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对荷兰人的解释是向东航行前往毛淡棉一带访问,那里是西方商人经常逗留的港口,荷兰人虽然有些怀疑,却也没说什么。
他们派出了两艘船只与“伏波万里”号等一起出发,向东航行了好几天,直到东岸人全速航行甩开了这两个讨厌的跟屁虫(两艘船也顺便前往巴达维亚),这才改变航向,利用蒸汽动力调整航向,耐心航行,才最终于9月10日左右才抵达了亭可马里港。
亭可马里港目前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他们建有一个堡垒式的商站,留了一些商务代表及武装护卫在此。大概在十年前的时候,英国人与锡兰岛的土著高地王国达成了同盟协议,决心共抗荷兰人的压力可怜的土著,最初引荷兰人对付葡萄牙人,现在又引英格兰人对付荷兰人,历史最后被英格兰人直接统治了,下场荷兰统治时期还惨,可见驱虎吞狼不是谁都玩得转的因此在双方联手之后,曾经打算了荷兰人的一次试探性进攻,然后便一直安稳到现在。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提到于1664年成立的法国东印度公司。这家倒霉的公司前身(法国东方公司)在与东岸人常年累月的争夺丢掉了多凡堡、新布列塔尼等多个殖民地,损失巨大。若不是法王路易十四慷慨解囊,赞助了很多资金的话,这家公司怕不是早破产清算了,也不会到现在还在活蹦乱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法国东印度公司一定是欧洲多家同名公司(即各国的东印度公司)经营管理较差劲的一家,而且运气也不怎么样。话说在丢掉多凡堡和新布列塔尼后,法国东印度公司也算是认清了形势,完全不再和东岸人搅和,而是把目标定在了经营远东的贸易面,如国、暹罗、缅甸、越南等荷兰东印度公司不是特别重视的市场。
实话实说,法国人的这个思路是正确的,而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可以让他们对更加富饶的印度产生觊觎了,如他们曾经试图占领过亭可马里,只不过登陆建造堡垒的人员很倒霉地全数死于一场流行病,然后不得不放弃了。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