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欧陆风云(二)(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立方米,估计运行起来能平均日产生铁三十多吨。

    但事实上,这座炼铁高炉自从建成后一次也没有点火生产过。原因很简单,长山堡铁矿器的铁矿砂产量实在太少了,而且伊河上的运力也不是很足够,导致运到平安钢铁厂货物码头上的铁矿砂数量少得可怜,完全不够高炉点火生产多久的。因此,到目前为止,平安钢铁厂的熔炼炉里仍然在用石墨坩埚进行冶炼生产,以维持国内的钢铁需求。

    而要解决这个瓶颈,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加大长山堡铁矿区的矿工人数,并大量增加机器设备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还要想办法解决铁矿石的运力瓶颈,只有如此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将平安钢铁厂这个钢铁怪兽的胃口填满。

    但是这在现阶段恰恰是很难满足的,因为东岸共和国的人力资源实在太过于紧张。这是硬伤,没办法快速解决,因此,短期内钢铁工业还是得靠产能低下的石墨坩埚来唱主角。

    平安钢铁厂没法正常运转,与之配套的焦化厂也就没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必要。因为生产出来的焦炭也没地方用,总不能拿去烧火吧。恰好目前焦化厂也存在不小的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煤气、煤焦油、沥青的分离与收集上。煤炭干馏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其成分极为复杂,但大致可分为煤气、煤焦油两大类。

    煤气可以用来烧火;煤焦油可以分离出大量的有用物质,如燃料、船用焦油、合成染料的原料等。焦化厂目前铺设了一道砖砌的冷凝管道,用于分离干馏气体中的气体煤焦油和沥青。但可能由于前期设计存在问题,沥青老是将冷凝管道堵住,常常导致生产停顿。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论证、修改设计,以期尽快解决这个难题。

    工业化的进程真的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不管前期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模拟生产得多完美,但是一旦投入到实际应用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总是难以避免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煤焦油的产量不稳定,焦油、染料、沥青的生产也就不能稳定;焦油、染料、沥青的不稳定,又影响到了交通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