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六章 葡萄牙使团(二)(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牙人那事,你怎么看?他们的要求要不要答应?这方面你是专家,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葡萄牙使团提出的条件已经被整理成文并送交了各位执委会成员们审阅。廖逍遥作为,则由分管外交、外贸的执委李晴亲自来汇报。两人在装修豪华的小食堂内吃完饭,然后又各自带了秘书,到廖逍遥的办公室内加班讨论——明天廖逍遥将亲自乘船前往潘帕平原视察,以示国家开发这片肥沃平原的坚定决心,因此今晚必须谈个明确地态度出来。

    “葡萄牙人提出这个条件,看似突然,其实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他们一时冲动的想法,而是长期痛苦徘徊后所作出的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李晴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个国家其实挺郁闷的,先天条件不怎么好,沿海地区怪石嶙峋,适宜建港口的城市不是很多,连种地也不是很合适,人民相当贫穷。远离海岸的地方稍微好一些,总算有些平地可以种粮食瓜果蔬菜,放牧牛羊,但面积也不是很大,因此能够养活的人口不是很多。这个国家最大的特产,大概就是盐了,主要位于锡图巴尔一带,其实是北部波尔图一带的葡萄产区及酿酒产业,至于其他的羊毛、橄榄、水果、粮食都要排到后面了,且规模也就那样,满足自家国民生活所需后少量出口而已。”

    “因此,狭窄逼仄的环境和并不肥沃的土地,早早就逼得葡萄牙人向外界想办法。他们是北海捕鲸及新大陆捕鱼产业的早期参与者且一直活跃到现在,他们还是与非洲大陆的异教徒较早进行贸易的一批人,他们更是航海先驱,印度和中国航线的开拓者。说起来,在整个16世纪,葡萄牙王国是集中井喷了一批人才的,尤其是第一任阿尔布克尔克公爵的同龄人,可称是葡萄牙王国的黄金一代。”李晴继续说道:“只是国家也有气数之说,葡萄牙王国集中出了一批英杰,耗尽了国家数百年积累的气数,然后人才断档,加之他国崛起,这地位就维持不住,衰弱也就难以避免。”

    “你别讲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了,说点正经的,秘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