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以东的影响力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从黄台吉世代一代又一代人苦苦经营打下来的基础,差不多已经被这些不肖子孙们断送了大半。而失去了对地方部族的影响力,你凭什么再命令他们缴税、出丁、出兵呢?而没有了这些部族提供人员、粮食和物资,那么单凭你大清那几座有驻军、有官府的小城寨,又能顶个屁用?说不得最后还是被人拔掉了!
所以说,生活在满洲的这些部落民们非常关键,他们的人心向背决定着东岸和满清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的最终胜负。毕竟,人口始终是这片渺无人烟的大地上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人口,就没有战争潜力,那么一切都是虚的,吃进去了多少,最终都要连本带利吐出来!
东岸人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现在基本已经在松花江以东打开了局面,通过东、北、西三个方向施压,基本对宁古塔形成了合围,而这也是满清政府一度提议废弃这个重要据点的最主要原因。可以说,现在东岸人只要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将宁古塔彻底拿下,将清国势力进一步向南挤压。只不过如今看来他们更愿意用相对平和一点的模式,少损耗一点自己的实力,通过影响、控制仆从部落的形式,将满清逐走。毕竟炮灰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嘛,而他们与满清“互相伤害”后产生的生存空间,自然可以由山东、宁绍乃至其他地方的移民来填补。
“遵照黑水开拓队队长陈科之命令:今有通古斯部落酋长那顺从松花江以西举族来投,愿意定居在我方控制区,并缴纳各项税收,承担包括兵役在内的各项义务。陈队长同意了那顺部的请求,并恩赐一批呢绒、棉衣、烈酒发给该部,同时承诺支出三千元军饷由那顺发放下去,此项费用由哈尔滨堡国库开支。陈队长许该部三百户世袭军职,屯驻于松花江以西6号堡寨,为国戍边。因归顺途中遭脑温城清军截杀,那顺部粮食、牲畜及其他物资损失殆尽,全族人口徒步行走,历尽千辛万苦,以野草、树皮、果子充饥,健康状况不佳,故哈尔滨堡国库同时应开支部分粮食给该部赈济,上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