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7章:魏齐之战(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傒、鲍叔、管重等人,却默不作声。

    他们并不意外于魏国拒绝与他们言和,毕竟就目前中原的局势而言,魏国已堪堪占据了中原一半的土地,当世再无其他国家能与魏国争锋,更何况这些年魏国国内甚为流传儒家公羊派的「大一统」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明白魏国那可怕的野心。

    吞并诸国、一统中原,曾几何时这是中原诸王想都不敢去想的野望,可现如今,魏国却凭着无可匹敌之势,成为了最有可能一统中原的国家。

    尽管对于己国的命运已不看好,但右相田讳还是劝说齐王吕白道:“大王息怒,当务之急,是召集更多的军队抵挡魏国的进攻……虽然魏国势大,但我大齐,也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

    可话是这么说,但右相田讳心中其实也很迷茫。

    不是没有战胜魏国的机会?

    这到底是有多少机会?

    千中之一?

    万中之一?

    别忘了,前韩国名将北燕守乐弈,亦在攻伐他齐国的魏将序列当中啊!

    但不管怎么样,齐国还是积极备战,为即将来到的「魏齐战争」做准备。

    而就在齐国积极备战的同时,中原迎来了秋收的季节。

    去年,魏国因为战争而耽误了好几个郡的春季播种,导致一年的收成锐减一半左右,只能稍稍弥补国家连年的战争消耗,不足以对齐楚两国发动战争;但今年,鉴于魏国休养生息,产粮已恢复了往年的收成,再加上韩国那边的产粮收成,这已足够魏国对齐国发动战争。

    但鉴于秋收后很快就要进入寒冬,魏国最终还是放弃了当年攻伐齐国的打算。

    待等次年,也就是魏昭武七年的春季,魏王赵润以垂拱殿的名义对外宣布,重启「魏齐战争」,作为对齐国当初协助楚国攻伐他魏国的报复。

    随后,这位魏国君主又以天策府天将军的名义,拜燕王赵疆为「讨齐魏韩联军主帅」,又拜乐弈与元邑侯韩普为联军副将,麾下囊括屈塍、燕绉、许历、纪括、李岌、周奎、蔡擒虎等魏韩两国的诸多将领,携河内军、鄢陵军、河间军、巨鹿军、湖陵水军等拢共四十万余万魏韩联军,攻打齐国。

    消息传来,天下震动。

    同月,在得到雒阳的军令后,魏韩联军的主帅赵疆兵出「信都」,魏将屈塍携鄢陵军兵出「清河」,乐弈兵出「渤海」,燕绉率领「河间水军」出海河,在北海与湖陵水军汇合,元邑侯韩普兵出蓟城,数支军队倾巢而动,朝着齐国扑去。

    四月,魏将赵疆、乐弈、屈塍等几人,率先攻打齐国的平原邑,尽管齐将田武率军拼死堵截,但依旧挡不住凶猛的魏军。

    四月下旬,魏将燕绉、李岌二人分别率领河间水军、湖陵水军,从北海绕到齐国的东部,由燕绉攻打「北海郡」的沿海,由李岌攻打「东莱郡」,致使齐国腹背受敌,同时遭到陆上、海上两方的进攻。

    而与此同时,鲁郡守将、前鲁国将领季武,亦率领麾下士卒兵出泰山。

    而宋郡任城的守将许历,亦在此时率军向东面直插,插入「琅琊郡」,意图切断齐国与楚国的联系。

    待等到五月,魏将赵疆、乐弈、屈塍三人攻破齐国的平原邑,此后,由赵疆驻军「济南」,乐弈、屈塍二人驻军「乐安」,再次迫进齐国。

    至此,齐国彻底失去了对于济水的掌控。

    而这,意味着魏国可以从济水将粮草与战略物资运到前线。

    面对危机,齐王吕白只好派使者催促楚国的援兵。

    在得到齐国的求援消息后,楚王熊拓遂命邸阳君熊沥、越国将领吴起等人组织兵力前往齐国。

    倒不是熊拓敷衍了事,事实上他也想派新阳君项培、寿陵君景云等人率领他楚国的主力支援齐国,问题是在魏将赵疆、乐弈等人对齐国开战的同时,在魏国的宋郡,宋郡守司马尚与睢阳守桓虎二人,亦分别率领军队陈兵于宋郡与楚国的边界,这明摆着就是在警告楚国莫要多管闲事。

    想想也知道,倘若楚国派新阳君项培、寿陵君景云二人支援齐国,那么魏将司马尚与桓虎二人,将会立刻率领麾下军队攻入楚国。

    要知道如今的司马尚麾下,在吸纳了诸多楚人后,其麾下军队早已满编五万,虽然这些楚国出身的士卒,其战斗力目前并不能保证,但别忘了,司马尚麾下还有囊括了前商水游马、代郡重骑的新锐重骑兵,足足七八千人数。

    单单这支重骑兵,就足以让楚国对司马尚顾忌三分。

    而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