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6章:太子与桓王(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哥哥赵弘润不同,对太子赵弘礼始终是颇为尊敬的,至少在言行举止上从未有过失礼,再加上,以赵弘宣这个刚刚出阁的年纪,也不太可能成为夺嫡的对手,因此,太子赵弘礼与赵弘宣之间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矛盾。

    在北疆的那段时间,太子赵弘礼逐渐了解了赵弘宣的性格,后者的性格,与其一母所养的哥哥赵弘润几乎截然相反,是一位内敛、谦逊、尊重礼俗的皇子。

    当时的北一军内部私心很重,唯独赵弘宣的心思很坦率、很纯粹,他只是想做出一番成绩来。

    因此,当时太子赵弘礼不顾王氏的反对,将军中一些权力移交给赵弘宣,真正意义上地将后者视为了副手。

    不过,也仅仅只是军务方便的事,至于指挥打仗,倒不是太子赵弘礼不肯放权给赵弘宣,而是因为他自己都没有多少话语权。

    正如赵弘润当初所说的,北一军是一支乌合之众。为何?因为内部不合、派系林立,皆一个个私心极重。

    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

    而事实证明,赵弘润所评价的一点也没错,哪怕是太子赵弘礼,在攻打曲沃的期间都受到了掣肘,因为没有人愿意主动牺牲。

    虽然说倒是可以将雍王党的人丢出去,这那最多只是借刀杀人,并不能帮助太子赵弘礼打下曲沃。

    随后,将军姜鄙率领北三军攻克,北一军就在一旁看着,尽管姜鄙没说什么,可太子赵弘礼与桓王赵弘宣都感到丢脸。

    再然后,更丢脸的事发生了,北一军背后那些贵族、世家,居然提议与将军姜鄙的北三军一起行动。

    那算哪门子的一起行动?

    人家北三军打败韩**队,趁胜追击,北一军就跟在后面捡便宜,这叫协同作战?

    可能是看在北一军背景相当深厚的份上,姜鄙将军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北一军的臭名,却因此逐渐在北疆传开,尤其是北三军那些原陇西魏氏士卒,他们觉得,同样是魏国的军队,商水军与鄢陵军何等凶猛,可这北一军倒是好,跟着屁股后面捡便宜,这彼此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些事,太子赵弘礼都清楚,但他没有办法,因为北一军的背后,并不单单只有他的娘舅王氏一族,还有许许多多依附他的东宫党贵族,指望这些贵族大公无私为国出力?哈!若这些人果真大公无私,就不会被冠上东宫党的帽子!

    不可否认,赵弘宣在北疆时所提出的种种建议很准确,只是太子赵弘礼出于某些顾忌,只能婉拒若强硬地夺了北一军的权利,国内贵族还会支持他么?若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那他这位东宫太子还剩下什么?

    终于,北疆战役在韩国暂时收兵的前提下,暂时结束了。

    正如赵弘宣所言,这场战役,北一军打得极其失败,非但没有建立什么功勋,还因为抢占了姜鄙不少失地而传开了臭名。

    太子赵弘礼很失望,甚至于对北一军失去了念想。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副帅,在北疆时曾一起想办法希望扭转局面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赵弘宣,居然仍在对他出谋划策。

    不,也不能说是为他出谋划策,毕竟赵弘宣已明确表态,他只是希望他第一率军出征,不至于显得那样失败。

    可即便如此,太子赵弘礼还是莫名感动,因为赵弘宣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在帮他,更要紧的是,为此,这个弟弟还和与他一母所养的哥哥肃王赵弘润闹翻了。

    这让起初只想利用赵弘宣的太子赵弘礼感到莫名的内疚。

    “弘宣,你可要想清楚……”太子赵弘礼异常认真地说道:“不瞒你说,我已经对北一军彻底失望了,本宫尚不能降服这支军队,你留在军中,又能有什么作为?还不如去老八那边……”

    赵弘宣闻言瘪了瘪嘴,说道:“去我哥那边?商水军?鄢陵军?我去了那边,那些兵将就算对我言听计从,那也只是看在我哥的面子上,我不想这样。……再者,太子殿下,难道你就这么放弃了么?你对我说过,要在打败韩军后远征韩国,这才是北疆远征军这个番号的本意,不是么?!”

    “……”太子赵弘礼沉默了片刻,随即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弘宣,正色说道:“弘宣,你若执意如此,你会被归入我东宫一党,你明白么?”

    赵弘宣摇了摇头,正色说道:“我这么做,不是因为您是太子殿下,而是因为您是主帅,我是副帅。……我不会承认我是东宫党,我协助的对象,只是北疆远征军的主帅赵弘礼,而并非是东宫太子赵弘礼。”

    太子赵弘礼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