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魏宫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风起宋郡【二合一】(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昌歑捋着胡须哈哈一笑,随即收敛了笑容,正色说道:“宋将军,王室后人那边,到底是什么意思?”

    听闻此言,宋云沉默了许久。

    虽然这些年来传闻宋王的子嗣皆死于微山湖畔,但事实上,宋王室当时还是有不少王室成员侥幸活了下来。

    只不过这些宋王的血亲,先后遭到了魏将司马安、降将南宫垚的血洗——尤其是在降将南宫垚治理宋郡的期间,曾几次对宋王的后嗣展开追杀。

    期间,曾有宋王的一个孙子「子欣」落到了南宫垚手中,当时南宫垚与魏国朝廷已出现分歧,故而,南宫垚也考虑推出那个「子欣」,让其成为傀儡,复辟宋国。

    结果,却遭到了宋郡民众与北亳军的强烈抵制,就连子欣自己,也对此事万分惊恐,于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而在此期间,宋云其实也找寻了宋王的一些儿女后嗣,只不过,这些人都被当年「微山湖畔」魏军对宋王室成员的屠杀给吓怕了,宁可在鲁国、齐国安安稳稳地过完下半辈子,也不愿去当那个宋王,承担起复辟宋国的重任。

    正因为这样,北亳军才会从「迎回宋氏、复辟宋国」这个口号,慢慢转变为「宋人自治」。

    没办法,众所周知,宋王室的子弟,十个有九个是软蛋,还有一个则是自以为是的蠢蛋。

    倘若宋王室中出现一位像「魏公子润」这样的雄主,北亳军岂会连个大义的名分都得不到?

    见宋云黯然地摇了摇头,昌歑微微叹了口气,既对那些宋王室子弟有些失望,但更多的则是如释重负——毕竟比较宋郡自治,复辟宋国显然是更加触怒魏国的行为。

    在定了定神之后,昌歑沉声说道:“此番魏人朝廷允许我宋郡自治,在老夫看来,多半是因为魏国准备谋划攻取河套,无暇顾及我宋地……”

    “魏国要打河套?”宋云眼睛一凛,不禁有些吃惊。

    不过在仔细想了想后,他倒是不觉得奇怪了。

    毕竟魏国的步卒十分强大,但骑兵却只有「游马军」以及一支附属性质的「羯角军」撑场面,相比较韩国动辄十几万骑军,魏国的骑兵,数量的确过少。

    而河套地区,却拥有着异常丰富的战马资源,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魏国对战马的需求。

    想到这里,宋云忽然明白了:显然是魏国正准备出征河套,生怕宋郡这边出什么状况,因此有意给他们找点麻烦,让他们北亳军无暇捣乱。

    想到这里,宋云带着几分欣喜开口道:“倘若果真如此,那这次,我宋地或许还真能得到「自治」……”

    “但魏人朝廷的条件太苛刻了。”昌歑捋着胡须说道:“单说那条「禁止私囤米粮」,对义军便十分不利……”

    “……”宋云的眼神闪烁了几下。

    的确,在以往,魏军始终找寻不到北亳军的粮仓,那是因为北亳军有许多储粮的位置,其实就在像昌氏一族等宋郡贵族的私有土地上——对外宣称是某个贵族、或者某个粮商囤积的粮食,可实际上呢,却是北亳军的粮仓重地。

    而如今,一旦宋郡接受了魏人朝廷的条件,那么,北亳军就无法再让宋郡的贵族、商贾给他们打掩护,这就大大增加了粮仓暴露的危险。

    而一旦粮仓被魏军袭击,北亳军拿什么继续抵抗?

    见宋云沉思不语,昌歑继续说道:“米粮之事,其实还不算难办,义军可以将粮仓建于宋、鲁边境,近几年来,魏国对那里应该是鞭长莫及的,至于粮草,义军可以从齐鲁之地收购,关键在于,一旦我宋地接受了魏人朝廷的条件,日后,魏人便能用「私通叛军」的罪名,肆意捕杀我宋地的忠义之士……”

    听闻此言,宋云的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良久,他长吐一口气,闷闷说道:“可若是拒绝魏人朝廷的条件,就怕魏国在攻取河套之前,率先对我宋地用兵……”说到这里,他问昌歑道:“昌公对此有何看法?”

    昌歑捋了捋胡须,正色说道:“老夫以为,我等不妨先假意接受,稳住魏人朝廷,让其安心出征河套,为我方争取时间……”

    “争取时间?”宋云脸上闪过一丝迷惑。

    “对!”昌歑点点头,随即压低声音说道:“魏国这头猛虎,我宋地不能抵挡,既然如此,何不再引入一头猛虎,使两虎相争?”说罢,他缓缓念出了两个字:“齐、楚!”

    宋云眯了眯眼睛,喃喃说道:“齐楚?……楚国宋某倒是还能理解,可齐国,齐国与魏国有盟约,且齐国的左相赵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