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品宗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一章 种植杭麦冬的青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气味甘平,无毒。

    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

    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如今的中药业的市面上,麦冬虽然不少,但是源于麦冬种类太多的缘故,导致杭麦冬已经绝迹了。

    麦冬有川麦冬和杭麦冬之分。

    川脉动偏凉,杭麦冬偏润。

    因为川麦冬在西部,所以川麦冬的性质在寒凉方面更加的突出一些,而杭脉动则在滋润方面更为突出。

    不过,俩者的不同也只是有所偏而已,不管是川麦冬还是杭麦冬都是凉润的,在传统用药中都属于道地的好麦冬。

    历史上。

    很多医家用药都会标注杭麦冬或者川麦冬,但是现在随着杭麦冬的绝迹,很多中医都已经不在关注这些药材的历史,导致优质的麦冬资源也越来越少。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市场需求。

    价格上不去。

    所以,几乎没有药农会愿意花高成本去种植低价药。

    正是因此。

    阿山在决定种植杭麦冬的时候,还遭遇到了来自父亲的无数个白眼,以及亲友们的阻止,但是他坚持了下来。

    终于。

    他种植成了,麦冬的品质也特别的好,绝对是优良级别的,但是因为价格比市面上略高是缘故,导致没有药商愿意采购。

    毕竟,这麦冬的品相虽好,但是真正的找上门去买杭麦冬的人已经很少了,不知道杭麦冬的又给不上价,所以药商们也都不愿意做赔本买卖。

    在这种情况,让他一筹莫展!

    他不相信中药市场会是这个样,他不相信连道地药材,都要被打压到赔本种植的地步。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他会彻底的对中药市场死心,甚至对中医死心。

    连道地药材都种不出来,那这个市场就只是一个空壳,中医就只会越来越差!

    跑到药田。

    阿山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麦冬,心里一阵苦涩。

    “嘀嘀嘀……”

    突然,手机响了。

    “永强?”

    阿山接通电话。

    “阿山,最近干得怎么样,听说你那个杭麦冬种成了,大赚一笔了吧?”

    电话那头,传来玩笑般的话声。

    “唉,那有你好赚啊。”

    阿山苦笑一声,愁眉叹气的说道:“都嫌我这价格高了,谁也不愿意从我这收,到现在都还没卖出去呢,再过一段时间,这药就得烂在地里了,早知道我当初就跟你一起去三十亿基金会报名做乡下的医生了,至少还能算是个稳定的工作。”

    “我们这工作还真挺稳定的,我估计干一辈子都没问题。”

    电话那头传来得意的话声,说道:“倒是你那边,现在的中药市场这么不景气了吗,怎么连道地药材都没人收了?”

    “谁知道啊,听村领导说什么中药市场要变天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阿山说道。

    “你提到这里,我倒是有个消息。”

    电话那头的人微微一顿,说道:“听说,方丘准备把中药的价格往下压一倍,三年内要压十倍,或许中药市场不景气跟这个有关吧。”

    “市场是市场,种植是种植,市场价格怎么样跟我没啥关系。”

    阿山摇头,说道:“跟市场上卖出去的价格相比,我们这些做药农的,已经很弱势了。”

    “对了。”

    电话那头的人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我记得,今天早上我们基金会发了一条微博,好像就是要在全国各地收道地药材,你那边要是实在没人给得上价,要不联系一下我们基金会,看看能不能把你的药材给收了?”

    “真有这事?”

    阿山一听,立刻眼前一亮,瞬间就感觉有希望了。

    “废话,哥们还能骗你?你赶紧上微博看看那个联系电话,先联系一下试试看,晚点我再给你电话。”

    说完,挂了。

    阿山也不迟疑,赶紧找到基金会的电话,直接打了过去。

    很快联系好。

    阿山就守在药田里,等着基金会派人过来调研。

    结果。

    等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基金会的人终于是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到来人。

    阿山顿时就惊了。

    竟然是方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