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品宗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中医层次!(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层次。”

    说到这里,徐妙林稍微顿了顿,依次介绍道:“这四个层次,分别为:匠医、明医、大医、神医。”

    “有什么不同吗?”

    虽然听起来就给人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但方丘毕竟是刚入门,对这些都不懂。

    “不同之处,可大了去了。”

    徐妙林笑笑,说道:“匠医只会看病抓药,或者只会某种技法,对中医也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医生,在中医界被叫作用药医生,只会念念汤头歌,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虽然学习过中医的基本理论,但是应用不好,一般的病可以治,病情稍一复杂就束手无策。”

    “因为所学尚在皮毛,辩证自然不清,全凭自己对症用药。”

    方丘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在他看来,徐妙林这话的意思就是,匠医会看病抓药,也会中医技法,但是并不知道治病的原理,只知道什么药能治什么病,什么技法能在什么时候用而已。

    “那明医呢?”

    方丘问道。

    “明医就比匠医好多了。”

    徐妙林张口答道:“明医懂阴阳,知君臣佐使,至少是一派名家。”

    “明医是学过中医的基本理论,并且正式受过老师教训,学有师承,不但懂得生理病理,对于中医下过一番功夫,比较精通,会辩证也能够综合分析诊断,在某一派别上,拥有着极强的理解和实力。”

    闻言。

    方丘皱眉。

    按照徐妙林这么说来,这就是初级医生跟教授之间的区别。

    初计医生对病理研究不透,教授之类的对病理的研究却极为的透彻,所以开出的方子和治疗手法都不一样,效果也不同。

    “那医院里的普通医生,就是匠医,专家就是明医?”

    方丘联想到医院,立刻问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徐妙林点头。

    “那大医跟神医呢?”

    方丘再度询问。

    专家,都只达到明医的层次,那在明医之上的大医跟神医,有会有多厉害?

    “大医,可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层次了。”

    徐妙林张口说道:“明医,只精通于一门,而大医至少要精通三门,而且还得将自身精通的三门融会贯通,才能被称之为大医。”

    “于大医而言,各种看似矛盾的理论,在他们心里都有独特的思路和解法,能将这些矛盾的理论融会贯通,融于一起。”

    “这种人学验俱福,最为可贵,能够纯熟的运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着复杂的病,不论头绪多么繁杂,病情多么凶险,一经其手,往往都能妙手回春。”

    “神医……”

    徐妙林沉吟了一下,张口说道:“只在传言中出现过,据说无病不可医。”

    方丘一惊。

    无病不可医?

    那得有多大的神通才能达到?

    要是真有神医存在,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医学难题,还有什么病是治不好的?

    当然。

    徐妙林也说了,神医只存在于传言中。

    方丘也只是心间一惊,就自然的忽略了过去。

    “那怎么样才能确定自身的层次?”

    方丘转而问道。

    “想成为匠医,必须得先取得中医执业资格证,然后由市中医协会考核。”

    徐妙林说到。

    “还要考核?”

    方丘问道。

    “就跟学生要参加期中期末考一样,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判定你的医术,能否达到匠医的层次。”

    徐妙林张口说道。

    “考核是给病人看病吗?”

    方丘追问。

    “想要成为匠医,就要接受二十五种常见病的考核。”

    徐妙林点点头,补充道:“无论你使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将二十五种常见病统统治好,就算通过,成为名副其实的匠医。”

    “这么多?”

    方丘皱了皱眉。

    一个考核,居然要给二十五个病人治病,而且还必须要全部治好才行,这中医的考核还真是严格。

    “这只是最简单的。”

    徐妙林笑了笑,说道:“之后的几个层次,更难。”

    “有多难?”

    方丘好奇问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