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槐安之剑,南柯之客(一)(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刀剑去招架,也很可能是一招断刃。

    招惹道坛的主事们,是正牌子的洛阳丞和他的幕僚们做出的决定,而执行这个策略的是蒋谷陵。然而在多数人的算中,本来都是布衣出身的太平道骨干,以那寒门素户的小家子气,肯定是见官便腿软,就算不软也多半属于色厉内荏的那一拨。可惜如此完美的推演,最后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撞了个粉身碎骨,面前这挂着道坛主事弟子身份的少年居然在他们表明了官面上的身份之后,依然强蛮地像石头一样挡在官差面前。

    实心的铁棍杵着地,北部尉衙署的差人们虽然一向喜欢在洛阳城里充任大汉律令的代言人,但是显然不喜欢放弃这种安全的执法方式,直接和这等凶器做亲密接触的。最关键的是,北部尉衙署派出他们来,是来找茬,而不是找死的。真开片儿了,有什么好歹,责任算谁的?有什么死伤,抚恤算谁的?

    所以,当一个看上去和面前这个蛮小子一样年轻的差人按捺不住地想要拔刀冲上来的时候,却被蒋岸蒋掾史拦住了。

    以某些旁观的冒险者的话来讲,蒋掾史这时候的心态大概就可以总结为“导演,这戏和我领到的剧本不一样!”无奈此刻不是拍戏,也没有一位名叫老天爷的导演跳出来喊“cut!”的。

    好在今天晚上不是只有蒋掾史一个演员。

    拍电影总有主角配角与龙套,唱大戏要分小生小旦和小丑,就是说相声也要一个做捧一个做逗,眼看着一出绝妙的“我大汉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太平道位于洛阳城通和里的一处道坛,对该道坛的违规行为提出了严肃地批评,责令主事祭酒限期整改”的主旋律警匪剧,生生地变成了“洛阳白道里有名的北部尉衙署和官面绿林两边通吃的太平道,在通和里爆发了一场火拼,双方死伤若干”的低格调暴力片,这种事情演员们能忍,围观的看客都不能忍。

    最不能忍的那个看客很直爽地给这场戏发了个差评:“我说,你们这些管事儿的对规矩不讲究啊。”

    原本就快到了剑拔弩张程度的场面,因为这句话,气氛骤然变得更加险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不知死活的这位身上。然后就因为这位突兀插嘴的仁兄出现的不太对的位置,更多了几分侧目之意。

    只有那位不知什么时候爬上房顶的青衫书吏对此毫无觉察,只是长长吐了口气,平了平胸口闷处,顺着紧靠屋顶的老槐南枝最粗的一根分杈坐下。没法子,为赶这处热闹,从房顶走反而比钻胡同快得多,可不是魏野想辞了侍中寺的铁饭碗,转行去做飞贼的。

    在槐树南枝上坐定了,顶着北部尉衙署一干早已被激得眼睛发红的大汉都门城管的怒气,魏野朝着那尉官打扮的带头人一拱手:“可是北部尉衙署蒋掾史当面?学生一向在侍中庐奔走,久仰蒋公大名,一时多口,恕罪恕罪。”

    这种廉价非常的客套话对阅历复杂的蒋掾史实在没什么感染力,不怎么愉快地抬起头,蒋岸以问案般口吻开了口:“你是何人?”

    “鄙姓魏,祖上乃古时槐安国南柯郡人,如今举族定居颍川,学生自己则为侍中寺做些事情。”虽然某人差不多只是某位老侍中任用的私人,但是也不妨碍魏野拿着这个今上最亲信的官衙为自己拉一身虎皮,何况他还真的有一块侍中寺书办的腰牌,可以进入禁中的侍中庐办事的。当然,这种时候拿着那么块腰牌出来晃,未免就傻了点,北部尉衙署虽然在前任尉官现任洛阳丞的领导下凶名大盛,然而终究只是北部尉而已。

    当初先帝在长安设广部尉、明部尉,主追捕盗贼、伺察奸非事,不过是黄绶大冠的四百石小官,迁都洛阳后所设的孝廉左尉与孝廉右尉仍按例领四百石,后置的南部尉、北部尉,品流就更不如了。当然,看不起区区洛阳城北城区公安分局的权威没什么,只要有法子夜里出来溜达的时候不会被一帮子看似衙差的暴力分子用五色棒殴打致死就好。

    这也算是北部尉衙署如今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悖论,明明已经成了都门政争大戏的重要一环,然而官面上的地位,却并不能和它真正的实力相媲美。光武帝留下的体制虽然内里已经开始崩坏,却依然是所有野心者最大的制约。所以在明面上,一个侍中寺没品没级的书吏,依然可以和北部尉的干将们平等对谈。

    蒋掾史勉力收拢了自己的心情,也略一抬手,算是还了一礼,尽量让自己语气平淡地问道:“北部尉衙署受理了一件命案,事关偃月山下十数条人命,所以才在此问案,不知所谓‘对规矩不讲究’,先生是何意?”

    魏野瞟了眼蒋岸,看见他对“槐安国南柯郡”这个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