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4章 .谁家小姑过青丘(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河沙院、普慈院。

    虽然建筑给合并成了十大僧院,但是原本六十四院的组织还是依旧保留下来。原本各院的院主,便是大相国寺管事的上等执事僧,依旧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这一群群的和尚,依着彼此师门出身,也都坐得有讲究。那监寺、都寺、维那、书记、首座这些地位清要的管事和尚,就坐在智清和尚跟前。那管财货的提点、院主、藏主、殿主、阁主、化主、浴主,虽然离得远些,然而谁也不能小觑他们。

    至于那些厨头、茶头、塔头、门头、磨头、菜头、庄头,人数虽多,也还算是体面,但在得赐紫袈裟的智清住持面前就只能靠边站了。

    对于智真长老这封书信,智清和尚本意是想拒绝的大相国寺乃是天家的家庙,寺内的上等管事和尚,都有僧官身份。尽管这些年官家好道,对大相国寺少有恩宠,但是底蕴仍在,常住僧人数千,火工道人、沙弥幸童不计其数。一个上等职位,不知多少人去抢!

    你虽然是个师兄,又怎么知道师弟我住持大相国寺,方方面面都要顾全的辛苦?一封信写将来,就要举荐一个来历不清不楚的莽和尚做执事僧!

    面上不动声色,智清和尚将书信放下,先向着四周众僧说道:“五台山文殊院处,我师兄真大师写了一封荐书,打发他门下僧人鲁智深常住本寺。那鲁智深是个军汉出家,在五台山上大闹禅堂,真大师管束不得,只得打发他来本寺,还要讨个执事僧的差事,此事诸位怎么看?”

    一听到“执事僧”三字,下面就轰地一声响,那些监寺、维那,嘴上不语,眼角都是冷笑。那些院主、殿主,也不发表意见,只是摇头。

    反倒是那些厨头、茶头、磨头、庄头,一个个七嘴八舌:“这还成什么规矩?外来游方和尚,要入寺挂单,就该依着清规,先从杂役僧做起。便是有荐书在,也不过随堂就参,岂有一来就要做执事僧的?”

    这还算是顾忌自家脸面的,还有的就直接不客气了:“俺们庄严院虽然被裁撤了,但本院一脉,掌管寺里磨坊已经有百年,这是祖上传下的买卖,没有让人的道理!”

    “茶头一职,都是俺们降魔禅一脉掌管。这点茶、分茶、斗茶的手段,也是一门心传,从不与外人的。若是什么粗手粗脚的和尚,分不得泉水、江水的好坏,嗅不出龙团凤饼的滋味,岂不坏了本寺的名声!”

    当然还有几句话,是在座的僧人都清楚,却不说破的。那茶头也好,磨头也罢,每年从他们手里过的好处,没有不伸手的。给寻常和尚吃的茶里掺陈茶,磨的面里头混粗粮,都是再常见没有的手段。

    旁人也不过冷眼看他们一眼,倒是有个都寺开口道:“本寺内常有达官贵人、仕宦人家往来,又是帝王家庙,常要应奉宫内做佛事的,不好将外地僧人留于本寺内。可住持要顾着真大师脸面,依着小僧愚见,只能找本寺在汴梁的各处产业,找一个没甚大出息的所在,远远地打发他去了便是。”

    听了这话,那些茶头、磨头、庄头都放下心来。只有那菜头一脉,有些不高兴。

    果不其然,就见都寺对几个菜头道:“我近来与提点、藏主们盘账,见酸枣门外东岳庙旁,退居廨宇后面那个菜园,时常供应菜蔬不上。我问了几回,都说是被泼皮侵扰,你们又管束不得力,索性就让那鲁智深去那里便了。若他能管束得力,便让他做个菜头,若他管束不得,住持也好有话去回真大师。”

    菜头们还要分辨,就听得智清住持开口道:“酸枣门外那个菜园,本是烧朱院惠明院主一脉的产业。可早在二十年前,烧朱院一脉已绝了传承,如今便叫那鲁智深去那里主持便是。”

    听得智清住持发话,菜头们也只得点头道:“俺们谨遵法旨。”

    随后便有知客僧,去给鲁智深传话,又讲了一通“得了一年优异的菜头,便升个塔头;得了一年优异的塔头,便升个浴主”的话头来。倒是和千年后那“一年绩效优异的员工,升个组长;一年绩效优异的组长,升个科长”的宣传一般无二。

    至于一个上班族,拼光了青春,熬干了心血,临退休才混了一个科长之类现实,不论是和尚还是干部,都不会去讲。

    到了早上,智清禅师升座,先令书记写了榜文,大略是:“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云云,又差人去酸枣门外岳庙后面挂起榜文,方才押了法帖,唤了鲁智深上前受职。

    鲁智深领了法帖,收拾起行囊禅杖,便离了这座天下第一大寺,跟着来领路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