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魏野仙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4章 风起萍末乱天常(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佛”、“圣公”地乱叫。末了,便有一旁伺候香火的童男童女,也一般地穿了白衣,过来接了香火,收了布施。

    这些人供奉的若是米粮菜肉、点心果子之类,便有一帮子壮汉迎上来,挑的挑、扛的扛,都收过一边。但若是钱钞、布匹甚至钗环首饰之类,则都被胡乱散在法坛之下。只见那青莹莹的玉钗、黄澄澄的铜钱、白森森的银镯,混在一处,堆积如山,却也不见人去收拾,也无人去抢拾。

    那白衣行者闭目坐在法坛上,看似只是一尊不言不动的肉菩萨,然而那些进香礼拜的农人,有的磕头下去,面上却忽然露出喜色,有的献了供养,面上表情反倒露出许多尴尬惊惧。

    可不管这些人表情是喜是忧,一个个离去的时候,都显得更虔诚了许多。

    然而随着那些装束古怪的白衣僧人走到法坛之下,坛上那位白衣行者却是睁开了眼,坛下随侍的那些童男童女顿时会意,走到人群前道声:“吉时已过,诸位善信请随我们往斋堂用饭。”

    那些进香的人不明所以,然而自古以来赶香会的规矩,来上香的人总有一顿素斋可吃,顿时人群哄地一声便跟着那些童男童女退了开去。

    只有那一行装束古怪的白衣僧正对着面前的白衣行者。

    一个绝说不上好听的声音从这群白衣人中响起来:“方圣公,一别经年,不知你们的准备如何了?”

    随着这声音,一个矮小的白衣僧走了出来,但比起周围那些面色严肃的同伴,他的打扮就更有些不同,头顶上还留着层短短的发茬,嘴唇上还留着比指甲大不了多少的一撮短胡子。

    法坛上的白衣行者朝下看了一眼,略一合掌,却没有起身,只是淡淡答道:“长德法师,自朱勔在江南征发花石纲以来,富户破财,中等人家破产,穷人破家,你们一路走来,怕也见得多了,何必再问我?若不是你们一再不通音信,本教又顾忌汴梁城中有那位石真君隐隐拨弄风云,只凭这江南民怨处处,只要本教洒下一个火星,就能将这大好河山,烧成一片光明净土!”

    听着对方话里那遮掩不住的不满,长德法师笑了一笑,向白衣行者一点头:“方圣公,做事情总需要长远的眼光和捕捉机会的耐心,过去我们要求贵方忍耐,第一是因为赵氏还有一支有战斗力的野战军,第二,则是因为道门方面还是很强大的力量坐镇。但是,现在不同了,西军的老种小种已经将他们的军马调转到伐辽战线上,整个赵宋内部,已经没有可信赖又强大的军力调用,而那位石真君的目光也已经被这场关系到东亚诸国命运的大战所吸引,能够威胁我们计划的两支力量,都已经被困顿在了北方!”

    说到这里,长德法师的心情变得更好了些,继续说道:“而伐辽的大笔军费,依然要仰赖朱勔的东南应奉局,他对江南民间的搜刮,要远远比过去主持花石纲的时候要狠!而且为了搜刮足够的军费,他不但盘剥商人和农民,就连江南的宋国士大夫也是他压榨的对象!这种情况下,只要方圣公登高一呼,不但普通百姓会听从你的召唤,就连江南路的宋国士大夫们也未必会站在你的对立面!”

    这话说出来,就连方圣公也有些感兴趣起来,看了一眼长德法师:“法师此话何意?”

    长德法师将手一指,正对准了南面杭州城:“朱勔和他的东南应奉局,损害了整个江南路所有人的利益。只要方圣公以‘驱逐朱勔,解散东南应奉局’为口号,那么整个江南的宋国士大夫都会乐见其成,甚至暗中对你有所助益!”

    长德法师说到这里,方圣公却笑了笑,摇头道:“长德法师毕竟是外地人,却不了解那些大头巾的心思!不错,若本教以驱逐朱勔为旗号起事,那些深恨朱勔抢夺他们口中之食的大头巾自然少不了要给本教行一些方便,甚至与本教合作,让朱勔死在乱军之中也不一定。但是本教既然扯旗造反,那么朱勔身死之后,他们又会盼着朝廷剿灭我们!”

    对这番话,长德法师却是露出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方圣公,你的确将宋国的士大夫们看得很清楚,但是这些士大夫之所以会寄望于汴梁的朝廷,那是因为在中原和江南,赵氏还握有统治天下的大义!一旦赵氏失去这个大义,那么这些宋国士大夫只会选择一个强势人物进行合作,在这点上,出身江南的方圣公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这句话说出来,方圣公的脸上也露出些可堪玩味的神情,不自觉地将身体微微前倾了些许:“长德法师此话何解?”

    长德法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狂热来,高声回答道:“战争!即将席卷世界的战争!在即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