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鉴宝秘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七九四章 又见宋版书(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可以看看吧?”

    张天元吞了一口唾沫,有些紧张地问道。

    如果真得是《九国志》的原始版本,那么张天元这一次可算是捡到大漏了。

    “当然可以了。”

    铁老哥没有多想,他只是觉得张天元既然要看,那肯定就说明那些书还是有一些价值的,他不管多少,只要是能够给他些钱,让他把病治好了,那他就谢天谢地了。

    张天元仔细翻看了那些书卷,每一本都爱不释手啊。

    翻到最后

    一共有四十九卷,没有错了,这是最早的北宋版书。

    可以说,根本就是绝版书,要知道这东西原本早就已经遗失了,现在传下来的版本,是后世人重新编纂的十二卷版本的,跟这个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怎么样啊专家,这两套书还能值点钱吧?”

    村长其实也是希望这些书值点钱的,铁老哥的日子过得苦,他这一天也心里不好受,但是因为自己经济条件也没有多好,家里财政又让老婆管控着,就算是想要帮,也帮不上忙啊。

    张天元点了点头道:“我能够确认的是,叶天士的那一套医书是没错的,而且是现在仅存的一套有叶天士手写注释的版本,绝对是好东西。”

    “只是这《九国志》就有点悬乎了。历史上,宋版书的几经浩劫,186o年火烧圆明园毁了一部分,19oo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把当时帝都好多藏书都给烧了,帝都老百姓曾眼看着大风吹卷着《永乐大典》的残页而去。

    还有抗日战争时期帝都八年沦陷,至今到底日本掠夺了物古籍,没有文字记载。”

    “《九国志》原本据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彻底毁掉的,当然,也有别的说法,但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被毁了,所以这套书究竟是不是真的,还真不好确定,因为它没有一个对比啊。”

    张天元说这番话,只是想要稍微把价钱往下压一压的。

    毕竟宋版书实在太过珍贵了,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他也没办法的。

    1996年,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第一次奉献了一个天禄琳琅的残本《文苑英华》,白麻纸精印,典型的北宋风格。

    张天元听李明光说,当时他都有给这册书跪下去的冲动,这是从海外流失了1oo年收来的古籍精华。

    此书当时卖了11o万元,让他非常痛心疾的是,这本书当时又落入海外华人的手中。

    当时没有一个中国企业家、图书馆、博物馆有反应啊,2oo2年中国才设立5ooo万元珍贵文物抢救基金。当时的有关部门都等着人们捐赠呢。”

    1998年,中国翰海拿出了当年溥仪赏赐书的前四本,黄麻纸印、南宋风格的《春秋经传》创造了176万元单项标的纪录。

    1999年,翰海又把后四本拿出来了,好些人争抢,买了前面四本藏书的买家急了,以每本接近1oo万元的价格争购这四本书,称得上惊心动魄。

    1998年的几百万可不是现在几百万的概念,最起码也得翻个六七倍啊。

    2ooo年,中国书店推出周必大刻印的宋版书,最终被博物馆以45万元购买,国家级博物馆急需宋版书原本。

    2oo2年之前,宋版书在拍卖会上没有全本出现,只有残本。

    2oo3年,嘉德公司从法国征集回苏州顾云楼古书173种,其中一套宋版书《锦绣万花谷》4o册齐全,创造了宋版书拍卖1o万元的天价。

    第一次,宋版书被牢牢钉在财富尊严榜上。

    这不光代表着财富,而且是尊严,代表着民间对宋版书文化价值的肯定。

    现在中国民间对宋版书的重视度上来了,对古籍聚散的考证工作也在进行,目前古籍善本第一批新普查目录已经出来了,给国内的收藏家提供了研究依据。

    港台两位8o多岁的古籍文献大家昌彼得和饶宗颐都曾和国内藏家进行频繁的交流。

    在内地,熟悉和研究宋版书的专家不足人,且多为65岁以上的老前辈,45-6o岁的专家有个巨大的断层,而在日本这方面的专家有2oo人。

    1997-2oo2年间,国内宋版书的价格翻了大概6倍,2oo5年又上涨3倍,这两年没有新露面的宋版书上拍,可能是价位对藏家来说还不够有吸引力。

    从有拍卖会算起,宋元版古籍至今大概有15倍的涨幅。

    张天元觉得这个价格还远不够高,这方面,外国人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