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爷感觉到“鬼市”越来越乱了:清代以前的器物几乎没有,而淘到好东西的概率也越来越低了。
他甚至戏谑说去“鬼市”是为了鉴宝:只有了解到低级市场造假工艺已经炉火纯青到什么地步,才敢在面对真品时看出细节的不同。
有一次,佛爷看到了石头打磨的文房四宝,卖相优质,十分心动,听到五六百的价格,犹豫一番后放弃了。
后来,他在别的市场看到了相同的物品:进价为三十。
“鬼市”变了。
在所有多年浸淫“鬼市”的人眼中,这是一个可以迅达成共识的事实。
去年夏天开始,媒体对于“鬼市”的持续报道吸引了大量的新兴人类:有成群结队去“逛街”的,有拍照在朋友圈显摆的,还有做直播的……
已经连续去“鬼市”五年的佛爷对此很生气,觉得嘈杂的人群污染了“鬼市”安静的氛围。
佛爷每次去“鬼市”只为能有个盼头,虽然未必能捡漏或者卖出好东西,但依然乐此不疲,以至于每到周二下午就开始激动万分。
然而,当“鬼市”在日渐为人所知的今天,佛爷却有了些许的厌倦,他语气激动地捍卫着淘货者的私有领地:“一帮少男少女,来cosp1ay了,你干嘛来了,买东西还是干嘛来了?”
互联网的触角自然也延伸到了这里。
以前的摊贩对于不懂的货,觉得没亏也就卖了,现在则会用淘宝拍照、了解价位,然后才会出手。
“水涨船高。”佛爷对张天元说,“人多了,需求多了,卖的东西自然就贵了。”
这些年,佛爷在“鬼市”的生意自然而然地生了变化。
很多影视剧的导演或者剧务会到“鬼市”淘旧货用于年代戏的拍摄,也会从佛爷手上收货。
佛爷机灵,一批货高价卖给剧组,等拍完戏,再花些钱买通剧务,低价回收,然后再卖给下一波拍戏的人。
对于他来说,这是1o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