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2章 :红手绢和魔术师(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一次公开的说法是第二十四届。

    其实不然,万国魔术大会的历史已近一百多年!

    最初是英联邦的皇室,收罗世界各地奇人的手段,由各殖民地总督派出选手。

    随着规模逐渐扩大,近现代的西方魔术热兴起,魔术师地位颇高,许多魔术师都有世袭爵位,需要雄厚的财力才能表演大型魔术!

    而且,魔术师成为一种神奇的职业,收入丰厚。这才向全世界公开选拔,一届比一届声势更胜。

    所以,才叫做万国魔术大会!

    参加万国魔术大会的世界各国魔术师,至少有百人以上,分成几组,最后选出二十人参加决赛,评出一、二、三名!

    想征服三十个苛刻的评委,没有点本事绝无可能,许许多多魔术师只演了一半,就会被喊停“out”,也就是出局。

    不止是评委会喊out,观众如果看了不满意,群起呼喊out,仍是出局的命运!

    也就是说,魔术师表演,不仅要征服评委,更要注意观众情绪,不要表演一些只有评委看得明白,而观众看不明白的魔术。

    西方魔术进化迅速,到了二十世纪,大型魔术层出不穷,辅以声光电配合,让很多魔术表演都如同一次瑰丽华美的歌舞剧。

    而华夏传统魔术,却已大大落后,以前有几个华夏魔术师远渡重洋被请来表演。

    因为华夏的表演枯燥无趣,初看还觉得新鲜,看得多了就被一些自以为是的洋人魔术师识破了门子!

    后来,洋人在魔术界公开大肆诋毁华夏,认为华夏的魔术不过如此,华夏人根本不懂什么叫魔术。

    渐渐的,华夏魔术在西方魔术界中,毫无秘密可言,沦为垫底的存在……

    许多盗取华夏魔术精髓的魔术师,换汤不换药,只是改变表演方式,就自称是自己独创,欺世盗名。

    这已是魔术界公开的秘密,谁叫华夏人好欺负呢……

    其实这也无奈,西方魔术师极为重视创新,善于打造个性风格!

    华夏魔术师的表演几乎都是一个风格,四平八稳,举手投足恨不得一模一样!

    所以,西方魔术师的表演精彩程度,远非传统魔术一般遵从祖训,循规蹈矩的华夏魔术可比。

    任由让别人换了个模样表演,还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得不说是华夏魔术节的悲哀!

    可惜的是,华夏本土魔术师技艺凋零,很多古法魔术已失传,变来变去总是那么几个。

    尽管有些人技艺精湛,绝非洋人可比,但!始终没有新鲜变化,难免处境越发尴尬。

    以至于后来,在舞台上连反击的能力都丧失了,逐渐沦为西方魔术师的配角,成了跳梁小丑。

    万幸的是,华夏魔术的秘密,没有被大众皆知的缘故,是因为魔术界和华夏魔术有一些共同的行规:

    那就是魔术师,不能向观众透露魔术的秘密!

    以魔术师协会来说,私自向公众公开某个魔术秘密,是有违魔术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一旦查出是谁,处罚极严。

    泄密之人身败名裂,终身不能再表演魔术。

    听到郑丽媛的介绍,刘十八不由心中一动,他想起了现在还在秦岭地宫中,和父母亲,爷爷在一起修养的唐季礼……

    唐季礼就是一个幻术师,也可以说是华夏五行三家中的红手绢一门。

    其实在古代,红手绢通俗的说法就是戏法和魔术,也是华夏的传统技艺。

    同时,红手绢一门,也可以叫做障眼法或者幻术。

    红手绢一门的幻术,与西方魔术的差别很大,就看现在红手绢一门,流传于世的低级幻术,丹,剑,豆,环。

    这些戏法讲究的是“上下翻亮,经外交代。”

    就是说,把双手前后左右亮在观众眼前,道具里外,也都让别人看清楚,然后在进行造作。

    而魔术却不同,魔术的手法讲究的是“上指下掏,左亮右操。”

    当魔术师一只手指向某处的时候,你去观察他的另一只手:他的另一只手一定在掏弄某些小玩意。

    可惜的是,五行三家红手绢一门的正宗手艺失传不少,而且挂牌传人也低调异常,要不然那轮得到外国魔术大红大紫?

    刘十八敢保证,若是魔术师看到几样红手绢的正宗秘技,定然羞愧难当。

    “哼!万国魔术大会?不知道华夏有没有派人参加呢?”

    刘十八狞笑一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