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版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千一百九十章 岁入(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际上汉朝从西汉就处于一个诡异的状态,那就是国家不是没有钱,而是国家用不出来钱。

    钱都花在莫名其妙的地方了,桓谭的《新论》记载了相对详尽的汉室税收和岁入——汉宣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少府所领园池作务之八十三万万,以给宫室供养诸赏赐。

    发现了问题没有,税收只有四十亿钱,而少府自己搞事,搞产业一年能搞到八十三亿,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可实际上汉室有两个非常有名的税赋,叫做一个叫算赋,一个叫口钱,至于剩下的田租,从景帝年间,大手一挥,可能也是怕别人改,直接钉死了,三十税一,也就是产粮交333就行了。

    可以说田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而西汉真正的问题在于,土地兼并之后,百姓种的是各地豪强地主的地,实际上从武帝年间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董仲舒有言“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也就是说种豪强的土地,要给豪强交一半。

    不过交一半这个倒也不是活不下去,问题在于越往后交的越多,而且分的额度越大,到东汉末年十税其七这种玩意儿都出来了,而且不管你灾年荒年,都是这个比率,最后老百姓没办法于是就揭竿而起了,这也是为什么民屯收一半,百姓还称贤的原因就在这里。

    除了田租这种国家梦游一般的玩意儿,汉室税赋的大头其实在就是算赋和口钱,其中算赋指的是成年人一年一百二十钱,商人和奴婢加倍,后者算是扼制豪强地主的,不过完全没有鬼用。

    口钱,则是小孩子,一人一年二十钱。

    这俩才是真正的大头,汉室在昭宣年间人口已经恢复到了五千多万,光这俩加起来就应该有六七十亿钱,然而算上大大小小的其他税收,最后只有四十亿钱的收入。

    其他的钱跑哪去了?贪了?开什么玩笑,昭宣这种皇帝又不是真傻,更何况这种简单的数学问题,要都看不出来,那也别坐那个位置,装死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