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古红楼出才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9章 这特么才叫国之栋梁(第二更)(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不说元祐印刷术,单只说这元祐水泥,它的坚固度,其实已经超出了那些曾经上过沙城征战的老行伍的认知。

    认为这种水泥一旦能够应用到大宋边地寨堡的修筑工作当中,必然会让大宋的边寨能够固若金汤。

    而在大宋缺少骑兵的情况下,能够凭着坚固的城防对敌防御,原本就是每一位大宋军方将领最希望见到的。

    “这种东西可需要事先煮沸?”

    “不需要,只需要运到施工的地方,加入一定比例的水份和砂石、石灰搅拌既可。”

    “另外,除了这种水泥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快干水泥,能够让凝固的速度加快差不多一半,最是适合用在紧急修筑堆彻的工程上,不过那种水泥的牢固性,要比这种差上一些。”

    “你是说,这样的两斤水泥才合三文钱?那你修筑这段城墙耗费了多少斤?”

    “大约也就在三百斤左右吧。算下来,大约九百文。”

    “此物难道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有,那就是这元祐水泥不耐潮湿,所以,必须使用油纸袋包装运输,用完之后,袋口最好紧系,不使空气中的水份进入。不然,很容易干结在一起,一如一块完全的石头。”

    “北方一向苦寒,那个地方,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太过潮湿。”一位曾经在北疆呆过的武将说道。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在使用之时,需要掺水和泥,所以不能在天气过于寒冷结冰之时使用。因为那样一来,水份会析出,无法与这元祐水泥充份混合,慢慢凝固。”

    “这倒是个麻烦……”

    “这有什么,北边再冷,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才会结冰,只要不对着寒冬之期开工就完事了。”

    一位接一位的大臣提出问题,而王洋则一一应对,丝毫没有半点的慌乱。赵煦很满意,听着王洋与那些熟悉军略的将军们之间的问答,心里边甭提有多开心。

    人材啊,这特么才叫人材,国之栋梁,国之干才。看看人家文采菲然,做出来的那篇,不知道被多少年轻人拿来作为标榜自我的人生格言。

    至于武……唔,堂堂的武状元都生生让这位文状元给干趴下,足见其本事果然很文武,很双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