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晚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二章 高太监的酒宴(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换个思路?”谢筠愣了一愣,眼眸中闪烁着疑惑。

    良久他冲宁修拱手道:“还请宁朋友明示。”

    宁修点了点头,心道这个谢筠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明白就问嘛没人会笑话的。

    “我们可以请织工来江陵教授织造技术啊。”

    宁修笑吟吟的说道:“织工们不想来江陵是因为织造必须得在织造局,外包的那种也必须是本府,最不济也是本布政司。朝廷给的时间紧,他们一年都不一定能够回去一趟,一些恋乡情结重的自然不愿意来了。但如果我们只是雇佣他们来荆州教授丝织技术,并许以丰厚酬金,想必他们不会拒绝。毕竟教授技术最多一两个月,算上路上的时间也就三个月上下。”

    宁修觉得他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接下来就要谢筠自己消化一番了。

    谢筠听罢陷入了沉思,良久他才满脸忧愁的问道:“这样真的可以吗?织工真的愿意把织造技术讲授给同行?”

    宁修还以为他担心的是什么,听了后不禁笑出声来。

    “当然,织造技术并不是什么独门绝技,在江南织工的数量数以万计,能够保证每个人都不说出去吗?如果索求织造技术的是江南人,或许他们还会略有顾忌,但现在是千里之外的江陵织造局雇佣他们教授织造技术,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宁修的这番分析不无道理。

    荆州和苏杭相隔千里,基本不存在竞争关系。

    何况织造出丝绸的大头还是供给朝廷。说白了是朝廷来定每处织造局的额度。

    苏杭绸,冠天下。

    天子脑袋只要没被驴踢就不会改变苏杭作为主要丝绸织造地的局面。

    天子之所以在江陵、湖州再开两处织造局,是为了给苏杭、金陵等地的提督织造局太监警示压力,让他们心有忌惮不敢胡乱作为。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帝王心术,制衡而已。

    杭州和苏州织造局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这一点织工们心里很清楚。

    “宁朋友这么说我心里就有点底气了。不过”

    宁修暗暗蹙眉,心道这个谢筠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啊。

    “谢公子还有何担心的?”

    “织工雇来了教授谁呢?”

    织造丝绸可是一个技术活,绝不是随便从大街上拉一个人来就能学的。

    一般在江南丝绸织造技术的传授都是以家族为单位,父传子兄传弟。现在要在江陵设立织造局,他们如何选人呢?

    “这个更简单了,直接从织布作坊里挑人就是了。技艺高超,吃苦耐劳的都可以招到织造局作为学徒备选。”

    湖广虽然丝织不如江南,但织布却丝毫不落下风。

    湖广织造的土布和松江布比起来也是伯仲之间。

    宁修继续道:“这些织布作坊的织工本就有织造基础,虽然丝织和织布有不同之处,但只要细细讲解领会,悟出门道还是不难的。”

    “宁朋友大才啊!”

    谢筠直是激动不已:“我这便去找高公公!”

    “且慢!”

    宁修连忙咳嗽了一声,叫住了谢筠。

    我擦,这个谢筠是个木头人吗?情商是零?

    他这么卖力的讲授破局之法,谢筠就连句谢谢都不说?

    宁修冲一旁看戏的孙悟范挤了挤眼,孙胖子立刻站了出来拍着谢筠的肩膀道:“其实,宁贤弟对丝绸织造也是很感兴趣的”

    孙悟范说的如此直白,谢筠无论如何也能够听出来了。

    他讪讪一笑道:“这个好办,我去安排。宁朋友只要与高公公见面吃顿酒席就成了。”

    织造局雇佣的织工属于编制内,在织造局内做工由织造局发月钱。除此之外织造局还会外包一些任务给大的作坊主,到了规定时间直接收购成绸。当然,这些外包织造作坊的织工是由作坊主负责,工钱也是作坊主发,不算编制。

    饶是如此,亦有极大的利润可图。故而能够成为皇商接到外包单子成了无数作坊主的追求。

    原来宁修是想做一个作坊主啊!

    “有劳了。”

    宁修既要表达谢意又不能坏了“卧龙”高人的形象气质,只得淡淡一句带过

    四月十六,江陵提督织造太监高震在暂住的察院内设下一场酒宴,宴请的对象有荆州知府李瑞、江陵县令姚琛,张家女婿谢筠,当然还有宁修。

    事实上高太监之所以大摆宴席就是为了表达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