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靠热锻除碳,质量很难控制。所以,用生铁棒打造发条,成品率很低,一般不到一成。其中,最难的地方,就是把生铁棒热锻成含碳量合适的钢尺。只有质量达标的钢尺,才适合做发条……后面的弯曲和退火工艺,倒是不复杂。所以,如此低的成品率(这还是熟练工匠的成品率),造成发条价格居高不下。
而且,就算你知道发条是怎么打造出来的,没有浸淫此道多年的工匠,也很难打造成功。因为,靠手工热锻控制铁尺的含碳量,难度太高了,需要极为丰富的经验。
可是,在马林弄出了普通的碳素弹簧钢后,制造发条的最大问题——材料问题,就直接被解决掉了。
所以,在工匠们看来极难的第一阶段——锻打铁尺的阶段,直接换成了浇铸铁尺。然后,简单地锻打一会儿(是为了让钢尺的结构更牢固紧凑),就可以用来卷制发条了……
经过工匠们的反复试验,马林发现——在使用了弹簧钢后,发条打造的过程变得简单了,成品率从使用生铁棒热锻的不足一成,达到了八成以上……
如此,发条的制造成本和制造时间,都大大地降低了……
当然,这个过程,花了很久很久,工匠们经过反复验证,才做到的。就在马林忙着主持春耕的时候,发条铸造车间,才来报喜。
马林自然大喜过望,发条成本大大降低,就意味着成本的极大降低。如此,发条打火枪的大规模列装,就有了条件了。
当然,马林也没忘了保密。在重金奖励了那些工匠后,那些工匠和他们的家属,被迁入了一个专门给保密单位居住的小城里。这有些类似后来共和国在中西部大山里和沙漠中建立的军工单位,保密性很好。而且,这个年代的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天天吃饱穿暖,那些工匠和他们的家属,也就满足了。
经过计算,应用了弹簧钢和新的发条生产技术后,发条的成本,大约降低了7倍。虽然发条打火枪的成本依然高于火绳枪不少,可是,意义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