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也没什么。毕竟,根据汇报,北美双岛和布雷顿角岛依然主要种植黑麦。最多,这一年需要花费粮食白养曼哈顿岛上的几千移民呗。这对粮食多得要死的马林而言,完全不算什么。
事实上,马林之所以要派人去明朝,从那儿引进小麦品种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毕竟,马林记得,江淮地区,向来有稻麦轮播的传统。也就是冬小麦和水稻轮流播种,一年两熟。
这个时间段,江淮地区的冬小麦品种应该完善了,正好引进来,代替欧洲的长生长期的小麦。
如果有了生长期短的小麦,那么,纽约地区貌似也可以一年两熟。当然,因为纬度高的问题,水稻可能不合适。但是,冬小麦和大豆的轮作,却是可以的。
马林记得,上辈子老家农村,在冬小麦收获后,大田块主要种植水稻。而一些小块田,有时候则种植大豆。然后,在中秋节前后,大豆就快要收获了。在彻底成熟成为黄豆前,青色的快要成熟的黄豆,就是传说中的毛豆……
每年中秋节,除了吃月饼,马林前世老家还流行吃毛豆、菱角和芋头。而且,盐水煮毛豆是煮一锅的,非常好吃。马林记得,上辈子每年中秋,自己和哥哥都会围绕毛豆,展开激烈的争夺。当然,自己小,每次都落入下风……
中秋节之后,青绿的毛豆,就会成熟,成为传说中的黄豆。收割完后,把土地耕作一遍,正好种植冬小麦……
水稻对气候要求比较高,一般在温暖的地区种植。但大豆在纽约地区种植,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马林分明记得,在后世,纬度比纽约还要高的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产区……
当然,冬小麦和大豆轮播,只是马林心目中理想的打算。事实上,现在马林拥有的印度大豆的生长周期,貌似比后世品种要长一点。而若是从明朝引进的冬小麦品种也比后世长较多时间的话,那么,冬小麦和大豆的轮播,貌似做不到了。
但这也没啥,因为,只要马林占领了北美殖民地,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