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6章 疯狂大采购(上)(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要知道,在同西方贸易之前,大明的白银还是很稀罕的。两千两白银,绝对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怎么说呢,在这个时代,大明七品县令的年薪是45两白银。2000两白银,相当于大明朝的“县长”44年的工资。

    而且,大明朝是可以花钱买文凭的。在景泰年间,平民(只要不是商籍、匠籍、乐户等“贱籍”)可以捐800石米买到一个国子监上学的名额。而在成化年间(就是刚去世的弘治帝他爹在位的时代),捐一个监生,才需要100石米。而100石米价值多少呢?才50两银子。

    但监生毕业后,能干啥呢?虽然不是科举正途,无法授予县令这样的正官。但是,可以授予州县佐贰官职。而州县佐贰是什么职务呢?一般为州同知、县丞、主簿等副官。搁到现在,相当于副县长级别的大佬啊……而且,若是干得好,也不是没有扶正为县令的机会……

    50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个可以当副县长的文凭,这文凭的含金量,就是华清和京大也远不及啊……

    而2000两白银可以在成化年间购买40个当副县长的文凭……这尼玛绝对是巨款啊……

    当然,明朝后期就不提了。因为美洲墨西哥和秘鲁的超大银矿和日本的石见银山产出的白银每年都大量流入大明,导致明末白银泛滥。结果,明末的内阁大佬们,家产一般都是几十万两白银起步的……比如张居正,已经算是相对较为清廉的了。死后被万历清算抄家,抄出黄金两万两、白银十余万两……这还只是现金,不包括花费银子购置的那些土地——那些才是大头……

    但那是明末,就这个时代而言,因为尚未获得美洲和日本的海量白银,白银在大明还是很值钱的。一般而言,大臣有超过万两白银的财富,绝对是大款了……而陈金通过这次操作,弄到两千两白银,也算大赚一笔……

    也算孔泰的运气,换做清朝的两广总督,虽然更有实权,但已经算是常设的地方大员,不再算是皇帝的钦差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