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他们是不敢用来贸易的。因为,一旦被发现,绝对是重罪。就算他们敢卖,那些海岛上的百姓也不一定敢买。
而鸡笼村选择的贸易对象,是莆田县湄洲岛上的渔民……
说起来,大明朝廷虽然没有像清初那样变态实行迁海,但一般也禁止渔民出海打渔的。不过,大明朝廷禁止的是帆船出海,但却不禁止那种人力划桨的小渔船。因为,这种小渔船也出不了海。就算出了海,也是九死一生。所以,沿海的渔民,基本都是用小渔船沿着海岸线打渔的。而湄洲岛,就是其中一个渔民集中的岛屿。
而且,湄洲岛的来历很大。因为,这里是妈祖的故乡。在岛上,还有为妈祖特别修建的天后宫。
妈祖可是胡建廣東沿海信奉的守护神,因此,湄洲岛虽小,却是沿海一个人气比较高的小岛。因为,每年都有很多岛外的人来湄洲岛参拜妈祖。而这,也导致湄洲岛与外界来往较多,也比较容易获得外界的货物。而同样是海岛的南日岛,虽然离湄洲岛不远,而且更大,但因为没啥人气,连商人都不愿意去。因此,想要采购货物,还得去湄洲岛这样的人气高的岛上去。
之前,鸡笼村的壮丁,曾经驾驶单桅小帆船去南日岛采购。虽然避开了平海卫的船,可竟然没有买到啥东西。而且,他们带来的鹿皮也没人收。
后来,鸡笼岛的村民去了湄洲岛,才终于找到了愿意收购鹿皮的商人,也从那商人那里,采购到了农具,以及各种生活物资。
不过,为了避开平海卫的守军,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就几次,都是在重大节日时进行的。要是被平海卫的巡海船给逮住了,没收货物都是轻的,人也可能被投进大牢呢……
只是,之前因为只有湄洲岛上的商人愿意收购他们的货物,也愿意出售货物给他们。所以,他们的鹿皮卖不出价格,而商人给他们提供的货物,则价格较高。
比如,一张鹿皮,在大明的价格是400多文。可是,黑心的湄洲岛豪商林百万,竟然只愿意给40文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