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9章 盐煤专卖制度(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没告诉过老梅森,那些精盐是马林提供的。毕竟,这个暴利的生意,是被约翰二世所在的拉马克家族垄断了的,即使首相老梅森,也不能插手。

    虽然没能插手,可其中的暴利,老梅森却是门清。所以,看到纽卡斯尔当地一些小散户在海边架起大锅用煤块煮盐,他立即意识到了其中的利润。而在考察过煤炭的价格后,一计算,老梅森吓了一大跳——尼玛,太特么暴利了吧?所以,他立即就打了报告,申请在当地煮盐。要知道,他作为首相,当地的煮盐业要是发展起来,他随便插一手,都能赚翻……

    ……

    不过,马林在批准了老梅森在海边用煤炭煮盐的请求的同时,却也没让老梅森一个人负责此事。否则,这货肯定会吃撑了的。

    所以,马林决定让科勒派出几名精通计算的间谍,前往纽卡斯尔,以协助为名,实则监控老梅森对纽卡斯尔煮盐业的管理,避免老梅森吃得太胖。

    马林不反对手下人捞点好处,但要是捞得多了,马林就不乐意了。所以,对每个暴利行业,马林都会安排间谍去监管,避免失控。

    ……

    而且,根据这个事情,马林忽然联想到了古代华夏的盐铁专营……

    盐铁专营这个政策,怎么说呢,对于朝廷来说,是大好事,可以大大地增加税收。比如明朝,每年盐税就高达上百万两白银,最高一年达到了250万两白银,几乎可以和田赋相媲美。

    事实上,这还是明朝文官系统贪腐严重下的后果。明朝盐价高达300文一斤,但实际上,朝廷抽税只有每引(300斤)三四钱白银(一钱折合100文),折合每斤盐朝廷才征税2文钱。可盐价高达300文……也就是说,中间巨大的差价,被官僚集团瓜分了……难怪明朝朝廷穷,而官员却富得要死……

    而与之对比的是宋朝,宋朝对盐抽税很高,达到每斤30文(清朝6文多),但盐价是一斤50文。也就是说,中间过程中,官员和商人获利并不多。不像大明王朝,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