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然后兑水,就形成了墨水。一开始,古人磨墨用的模块,都是天然墨,也就是传说中的石墨。但石墨产量有限,于是,人们后来想出了松烟墨。松烟墨,也就是把有点潮的松木点燃。因为燃烧不完全,导致黑灰多。然后,在火焰上方蒙一层潮湿的布。当燃烧不完全的松木黑灰上升后碰到潮湿的布,就被截留下来。然后,提取重新加工,就得到了非常高档的松烟墨。所谓烟,就是不完全燃烧时的黑烟了。黑烟中带着黑灰,是很高档的墨粉。后来,人们又弄出了油烟墨。不过,这个油,不是单指石油,而是多半指的是油桐树的油。因为,为了制作松烟墨,松树的砍伐太严重了。后来,人们使用生长更快的油桐木代替松木,点燃收集烟灰,制作油烟墨。
但是,石油燃烧时的黑烟,也是可以收集墨粉的,同样可以获得高档的油烟墨。在华夏古代,古人就这么干过,直接拿石油燃烧,然后提取黑烟的黑灰,制作墨块。
……
也就是说,没有加工过的石油,燃烧是不太完全的,燃烧猛度也不够,难以做到一下子烧毁城门。那么,就需要提纯了……
“提纯么……”马林想了想,叫来手下,去酿酒厂要了一个蒸二锅头的锡鏊回来……
是的,蒸二锅头的锡鏊。石油的加工原理,马林也是略懂的,不就是不同温度下的分馏么。分馏塔马林不会制作,主要是温度控制他没法做到。另外,让不同温度的油气进入不同的出口,如何控制,马林也不懂。毕竟,他不是学石油化工的。
不过,把蒸馏温度最低的汽油分离出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使用的道具,就用蒸馏二锅头的锡鏊。用一百多度的“低温”,马林很快用锡鏊得到了一批轻汽油。然后,二十桶石油,马林用蒸馏二锅头的锡鏊,蒸馏出了一桶轻汽油。
实际上,20桶石油远不止能提炼一桶汽油。但是,马林技术落后,无法分离出重汽油,更不懂什么加氢裂化技术。所以,他只能提取出这么点汽油了。
在石油中,燃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