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挖出几百米的深井的!”马林忽然想起了什么。
好像,华夏川中,有一种挖掘深盐井的技术,叫啥来着……
马林陷入沉思,开始搜索记忆深处的那些碎片。终于,他找到了相关记忆——卓筒井……
卓筒井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手工挖掘出来的抽取盐卤的深井,是川中遂宁大英县的古代先民们使用大口径的楠竹筒,先凿大眼,后利用楠竹筒隔绝淡水渗入,再在楠竹筒里,利用系在钻杆顶端的铁锥,深入楠竹筒底部。人在上面利用杠杆原理,脚踩着杠杆,让系好的的带铁锥的钻杆一上一下地凿击底部泥土,直到井深达到一百多米,渗出高浓度的盐卤为止……
这个过程很漫长,因为方法很原始,凿一口一百多米深的卓筒井,需要六七十天之久。不过,这已经是古代凿井的最深记录了。而且,这个技术,早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
也就是说,现在马林派人去大明川中遂宁大英县的话,是能够找到挖掘卓筒井的匠人的。若是请那些匠人帮忙开凿油田……
不过,欧洲好像没有竹子,更没有粗大的楠竹。所以,一整套的工具,还得从大明朝引进来。
但是,波兰加利西亚地区不是自己的领土,在那儿开凿卓筒井,指不定便宜了谁呢。而波斯北部的巴库油田,也没有自己的份儿……
“对了,好像台岛上有个叫‘出磺坑’的油气田啊。貌似,这个油气田很早就有油苗露出地表,据说还是华夏第一口现代油井来着……”
上辈子,马林在天涯上曾看过湾湾人写过的一片文章,吹嘘台岛的出磺坑油田多么有历史,还是亚洲第一口现代油井。
后来,马林查了下资料,发现果然如此。位于后龙溪畔的出磺坑,早在1817年就有人发现油苗。然后,在1861年,有个姓邱的人挖了一口3米多深的浅井,日产原油40千克……
而且,马林还查过卫星地图,发现这个出磺坑,位于苗栗县后龙溪一个弯道的南岸河畔地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