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0章 广告和写戏本(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平低下了。

    在听到李清儿唱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马林忍不住叫停,教李清儿唱了后世版本的《月满西楼》。接着,又教李清儿唱了一首王菲版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儿果然很喜欢这两种全新的唱法,不过,她也指出——这种新唱腔固然能吸引观众,但是,因为诗词是老的,很不占便宜。

    毕竟,这是一个诗词地位远高于曲的年代。马林提供的新唱腔固然好听,但若是某个参赛选手拿出了新的作品,会很加分的。其加分程度,要高于马林提供的新唱腔。因为,诗词天然比曲子尊贵……

    “那就写个戏本吧!”马林想了想后下决心道。

    为什么考虑写戏本?因为马林想到,诗词太短,几句就唱完了。而且,这年头没有版权,写个纳兰性德的词出来,李清儿能唱,别人也能山寨。而且,不用给钱,也不会给他的香水当广告。

    所以,马林索性决定——给李清儿编个戏剧本子,让她好好练练,争取在重阳节上的花魁比赛上大出风头。

    因为戏剧很长,有很多场,别人想山寨,也得背得下那么多台词。

    而且,戏剧那么多场,每场开始前,都能给北海国的香水打广告呢。嗯,这就叫插播广告,非常划算……

    往往一出戏唱完,要几十场。要是每场都给北海香露打个广告,那效果,绝对杠杠滴……

    ……

    所以,马林最终放弃了山寨纳兰性德诗词的打算。毕竟,那些诗词,唱几句就没了,打广告都不能打太久,很不划算。

    至于选择什么戏剧呢?马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厢记》和《牡丹亭》。这两个可都是明朝的戏剧,也都是历史名剧。

    但《西厢记》不用想了,那是元朝的作品,早就有了。所以,马林考虑抄袭《牡丹亭》……

    可好死不死地,马林对《牡丹亭》没啥印象,主要没看过。然后,他就想到了后世常看到的越剧和黄梅戏……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