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0章 得偿所望(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理。清朝刚开放的时候,老百姓就被洋人的长相吓到了,以为是恶鬼,所以又称洋人为洋鬼子。

    而广州、宁波和福州三地不同,这里是传统的开放港口,人们也见怪不怪了。而且,三地本就是专门开放的港口,再增开给东番宣慰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每次贸易前都要去当地市舶司报备,则是李东阳害怕海盗冒充东番宣慰司的船渗透三地港口。要是不小心被海盗偷袭了,或者让海盗购买到了充足的补给,那就成了祸害了。

    所以,每次贸易前,来自东番宣慰司的商船,必须解除武装,先去市舶司登记备案,并核对朝贡许可证,避免有人冒充。

    对此,马林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他也担心别人借用东番岛的名义来大明贸易。比如没节操的葡萄牙人,要是不添加保险措施,他们肯定会干得出来冒充的事情。毕竟,北海国人和葡萄牙人都长着相似的白人面孔,若是无需证件,他们还真容易冒充北海国的商船……

    因此,对于李东阳这种谨慎的办法,马林非常欢迎。有了保险措施,以后就不用担心别人冒充自家船只,来抢夺贸易的利益了……

    ……

    当然,马林并不满足,他还想要人口……

    于是,马林上疏,请求允许招揽大明境内的难民,去东番岛垦荒。

    但是,马林的这个请求,让大明君臣都犹豫了……

    为何?还是马林进献的红薯闹的啊……

    正德和大臣们认为,既然有了红薯,那以后大明基本就很难有灾民了。所以,人口还是最好别轻易送人的好……

    马林得知这一情况后,差点郁闷到吐血。没想到,自己进献的红薯,居然成了他引进人口的阻碍。

    而且,正德君臣想的也太简单了。清朝不也推广了红薯?可清朝吃不饱的穷人还不是遍地都有?

    红薯是高产不假,可是,你得有土地种植红薯先啊!

    若是没有田地,红薯再高产,也和你没关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