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5章 坐镇武昌,广收药材(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马林现在也算自己人,卖点硝石给马林真不是问题。

    但马林要的是数量太大了,开口就要100万斤每年,把大明君臣给吓住了。倒不是说大明每年硝石产量没这么多,而是大明本身硝石消耗也很大啊。而且,还不是因为军队消耗大,而是做烟花爆竹消耗太大……

    因此,大明内阁在和兵部商议后,同意每年卖给马林40万斤,也就是200吨,单价25文一斤。虽然和马林的预期有些差距,但是,也够马林用了。而且,未来马林会开发智利硝石,倒也不一定需要从大明购买太多硝石。

    而且,从大明大规模购买硝石,除了价格便宜,也有为智利硝石的开发打掩护的意思在内。当欧洲各国看到北海国从大明大量进口硝石的事情后,就很难注意到智利那边大量出产硝石的问题了……

    ……

    谈好了硝石和口碱两种大宗货物的供应后,马林就安心南下了。

    而此时,孔泰也和前三门外的各地会馆里的各地商人商量好了,表示愿意出大价钱大量收购各地的稀罕货物和药材……

    除了北方的一些特产草药外,其他草药,马林要求各地会馆的商人回乡准备大量货物,集中送到华夏最中央的武昌。

    之所以选择武昌作为收购草药的中心点,除了武昌的确位于华夏中间核心地区外,方便的水运交通条件,也是马林首选此处的重要原因。

    这次收购,马林需要大量收购的黄连,主要就产自蜀中、湖广(明代没有福南、福北之分,到了康熙年间,湖广省才被分为南北两个省的)、黔省和陕南。

    而从蜀中收购的黄连,则完全可以装船,顺江而下,抵达武昌。陕南收购的黄连也是,可以顺汉江而下,运抵武昌。福南也有湘江便利的水运条件,运抵武昌很便利。

    在这个年代,路上运输主要靠马车,运货量小,成本还高。而水运则运货量很大,成本也低,很符合马林的要求。

    此外,重一庆的酉阳青蒿收购后,也很方便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