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各国官方恨不得滥发纸币,根本不担心钱不够,只担心货不够。
但在这个年代,因为防伪技术不成熟,不能乱搞纸币。否则,会假币满天飞。或者,像明朝那样,宝钞变成草纸……
如此情况下,马林能做的,也就是增加金银的产量,以满足社会需求了。另外,就是推广和发行铜币,来满足社会贸易的需要了。毕竟,用银币来买零碎的小杂货,实在找不开……
……
当然,马林一边在操心白银的供给。另一边,却在不停地铸造镍白铜的假银币,冲击法国市场。
马林去大明这两年,北海国铸币厂,居然铸造了一亿枚法国德涅尔银币,价值833万金币。
马林回来后,大手一挥——这一亿枚镍白铜制造的假德涅尔银币,马上被送往法国进行大采购。
假币嘛,自然要拿去花掉,换成货物了……
然后,大量法国牲口、粮食,以及橡木,被马林手下的商会采购走了……
牲口什么的不用讲,可以吃肉,可以役用。比如,法国很多骡子,就被马林手下用镍白铜做的假银币买来送去美洲役用了。
至于粮食,马林其实一点都不缺。但是,因为镍的开采、冶炼成本远低于白银,用来铸币,成本很低。用来大量采购法国粮食,其实主要是为了拉高法国的粮价,让法国佬饿着。
要知道,在古代,粮食产量不高。一旦一个国家缺粮,可是很容易出现不稳的局面的。马林采购这些粮食,虽然不足以让法国动乱,可也足够让法国人心惊胆战怕出事了。
至于采购法国橡木,那就不得不提到马林的险恶用心了……
马林一直担心法国参与到大航海中,因为法国的人力和物力非常强大。一旦法国人加入游戏中,那马林的压力就非常大了。
所以,马林一直在打压法国的航海潜力……
之前,他已经建议爱德华授意英格兰商船没事的时候就假扮海盗去洗劫法国沿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