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1章 来自大明的农业黑科技(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拖拉机不用休息,牛马却需要。

    因此,这会儿得到的耧车日播种最多四五十亩地,这才是最像样的数据。

    不过,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有了条播,麦田里的麦子长得更有序,不会挤在一起抢夺营养,有助于提高产量。

    当然,这只适用于北方的旱地。南方人种植水稻,都是人工插秧的,不需要条播机。因为,插秧的时候,就人工把秧苗调整成排成行了。而且,不用担心有些种子因为发育不良而没长成。毕竟,在插秧时,肯定选择长势好的秧苗插地里。不好的秧苗,就直接扔了……

    只是,旱地不能这么搞。因为,秧苗是长在水田里的,拔出来和插下去都比较容易。毕竟,田地都被水泡软了。若是干硬的旱地,随便拔麦苗,估计会伤到麦苗根部的。

    因此,北方旱地种麦子,只能条播。有时候,麦种会在一起生长,会出现几株小麦长在一起的情况。

    但是,这不要紧。因为,华夏农民在播种到收获这段时间内,会经常下田拔除杂草。如果遇到几株小麦长在一起,还可以人工调整一下。或者,干脆点,直接把长在一起的几株小麦中长得最差的那一两株当杂草给拔掉。这样,就给长得好的麦子留下了足够生长发育的空间和肥料……

    而这一点,这个年代的欧洲农民显然没意识到,也不懂。因此,欧洲小麦产量一直很低。而德意志北部地区,幸好是主要种植生命如野草般顽强的黑麦,不用担心这些。不然,天知道能收获多少……

    就目前而言,北海国小麦种植,也主要靠撒播和穴播呢,很不效率,也不科学。因此,虽然有后世三肥齐全的肥料技术,但产量依然上不去,只有四五百磅。若是采用条播技术,估计产量还能涨一涨。当然,田间拔除杂草和拔掉互相竞争的麦株中最弱的那一个的做法,还需要华夏农民给予指点。这一点,就算马林知道原理,可具体的,还得靠种田能手们教。毕竟,马林可是统治者,不可能亲自下田手把手教农奴干活……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