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3章 烈酒换人口(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8世纪引入土豆后,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因为粮食充足,爱尔兰人口爆发性地增长。到了1841年的820万人了!

    不过,成也土豆,败也土豆。发生于1845年到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不是因为天灾,而是因为爱尔兰土豆普遍得了晚疫病,并扩散开来。原本高产的土豆绝收,爱尔兰人自然就失去了足够的食物来源。然后,就爆发了人类历史上很恐怖的大饥荒。

    这场饥荒,导致爱尔兰饿死上百万人,另有上百万人漂洋过海去美国寻找生路,让美国赚足了人口红利。

    此外,18世纪穷逼普鲁士之所以敢频频发动战争,就是因为普鲁士广泛种植了土豆,导致不缺粮了。然后,他们就有底气发起战争了。如果没有土豆,普鲁士根本就打不起仗。光是粮食的缺口,就能把穷鬼普鲁士逼得崩溃……

    ……

    可见,粮食是否充足,是人口是否能增长的前提。否则,不说老百姓愿意不愿意多生孩子,就算生下来,如果粮食不足,也会饿死的。

    因此,粮食对于马林而言,不但意味着财富,还意味着人口!

    ……

    不过,马林那边粮食换人口还遥遥无期,但东欧大草原北部的乌克兰基辅,西蒙这家伙却感受到了粮食换人口的魅力……

    也不对,不是粮食换人口,而是粮食的副产品烈酒换人口!

    这个年代,东欧大草原上大约有300万乌克兰人。他们大多聚集在北部地区,受到强盛的立陶宛大公国的庇护。但也有很多不怕死的,沦为哥萨克,流浪在乌克兰中部的大草原上……

    什么,你问为啥不在南部草原上流浪?抱歉,敢在乌克兰南部草原上流浪的,都被克里米亚汗国的骑兵抓去卖为奴隶了……

    所以,那些乌克兰哥萨克,多半只敢在乌克兰中部草原上流浪。有时候,他们会带着放牧的牲口,赶到北部地区,和来自立陶宛及波兰的商人交换商品。

    其中,北海国出产的黑麦二锅头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