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作死,基本都能混个一官半职。
这一点有些像华夏古代唐朝以前,因为世家垄断知识,世家子弟总能获得一官半职。但马林教平民识字,还提拔平民成为军官甚至文官,那就等于是砸贵族子弟的饭碗了。
虽然马林挑选能者担任要职很合理,可是,在那些贵族眼里看来,等于就是让能力不出众的贵族子弟去死了。对他们而言,不能担任官职,获得荣华富贵,等于就是让他们死……
隋朝搞出了科举制度,就是为了想要打破世家对官员阶层的垄断。结果,那些世家表面上没说啥,但背地里狠狠捅刀,硬生生把一个强盛的隋王朝给折腾没了。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也和世家经过了一系列的斗争,依然未能竟全功。有时候,李世民也要作出一些让步。直到武则天上位后,依靠鼓励告密等不光彩的手段,各种诬陷栽赃,杀了很多人,才算把世家给打压下去了。
同样地,马林这样砸贵族子弟的饭碗,一开始遇到的阻力肯定是巨大的。就像他打算招募士兵和移民,就遭到了很多诸侯的反对和阻挠。
所幸,北海国和唐朝一样,兵强马壮,并不畏惧这种反对和阻挠。但是,前期遇到很多麻烦,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贵族非长子的另一条出路,那就比较无奈了,那就是——成为教士……
成为教士,可以节省下大笔的婚嫁费用,是贫穷的诸侯们很喜欢用的手段。毕竟,诸侯家王子和公主的嫁娶,可不是闹着玩的,耗费惊人无比。就像丹麦嫁个公主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三世,结果因为出不起嫁妆,竟然直接把设德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当嫁妆割让给苏格兰王国了。
当然,因为这个年代生孩子太危险,动不动就难产死王后。所以,公主们还是不愁嫁的。尤其是作为死王后的君主的继室,用不了多少陪嫁。
但贫穷诸侯家里的王子就倒霉了,他们分不出家产给自家其他儿子,也没能力支付高昂的娶妻费用。于是,一些贵族干脆直接让非长子的儿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