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稀缺的明朝,也不过才20两白银(折合174金币)一匹的价格,何况不缺马的中东?明朝马价那么贵,还是被草原部族宰了呢……
……
此前,马林一直担心没有商品拿去跟波斯换商品呢。毕竟,直接用金银太亏了,国内还不够用呢。用商品换的话,葡萄牙人又不同意。
现在好了,波斯人请北海国帮忙铸造黄铜币,这就没问题了。以后,想买马了,直接铸造5000个波斯黄铜币,就能拿去波斯买马。
至于铸币的黄铜,成本真心不高。只要不傻缺地用欧洲高价铜,而是用印度和大明的廉价铜,加上掺入锌金属,成本可以降低不少。
眼下,不仅仅是纽芬兰岛的巴肯斯铅锌银矿在不停地产出锌锭,戈斯拉尔铅锌银矿也开始产出锌金属。
可是,因为锌金属目前主要只能用来制作白铁皮,而白铁皮用量目前又很低。所以,北海国有大堆的锌锭放在那儿没地方用呢。拿来铸币,绝对是个好选择啊。
不过,貌似锌黄铜锌超过20就会出问题。但这也没啥,大不了锌含量控制在20以内就是了,赚头也比较大了。
……
其实,这次帮波斯铸造黄铜币,最大的意义,就是让马林找到了合适的和波斯交易的商品——铸币。
有了这次交易,以后马林又想买波斯的牲口和石油了,大不了开模再铸造一批就是。而且,量不是太大的话,波斯人甚至会欢迎。
果然,在肖伯纳和伊斯玛仪一世继续谈判的时候,伊斯玛仪一世就明确表示——不介意北海国多铸造些波斯版的黄铜币出来。
反正,波斯自己也没有大规模铸币的能力,只是象征性地铸造了一些象征王权的金银币。铜币这一块,本就是外币充斥了市场。
与其让印度的廉价铜币充斥波斯市场,还不如让北海国帮忙铸造的波斯黄铜币充斥市场呢。毕竟,这虽然是外国人帮忙造的,可却用的波斯文和波斯样式,代表的也是波斯朝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