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食,很耗费地力。虽然有三肥齐全的肥料技术,可终究没有土地本身肥沃好。
马林的打算,就是用耕地和草地进行轮作。他打算在耕地周围开垦出同样大甚至更大的草地,混播种植苜蓿和黑麦草。有苜蓿的固氮肥地功能,一两年之后,草地就会变得肥沃。
而边上的耕地,因为消耗肥力,则变得贫瘠。但这不要紧。一两年过后,耕地和草地进行交换。原本的草地种粮食,而原本的耕地则种植苜蓿和黑麦草。这样,地力就得到了保持。
而且,种植了专业牧草的草地,也能让农民大规模养马牛羊。别的不说,光是耕地用的马的饲料,就得到了充足的供应。
要知道,东欧蒙古马虽然吃草多。但是,吃专业的有营养的牧草,和吃一般咋杂草是两码事。杂草吃多了,马会长得瘦,没劲。而天天吃牧草,则会膘肥体壮。农忙时,拉犁拉车也更有力气。
……
于是,马林就下令——春耕春种结束的农民们,继续在农田边上翻耕土地,用来种植专业的牧草。
为什么翻耕土地呢?因为要弄死原先的杂草。如果把土翻耕起来,那些杂草的根部就会暴露在空气中,忍受春寒。然后,活活冻死。
这年头可没有除草剂,想要解决那些杂草,只能这么干。等那些杂草冻死后,在进行苜蓿草和黑麦草的混播。这样,就能顺利地用专业的牧草取代原本的呃杂草了。
一声令下,农民们就继续动起来,在耕地边上继续耕地。
但地耕完后,马林才发现一个无比尴尬的事情——他没有足够的牧草种子……
这个年代可不是后世畜牧业高度现代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根本不重视专业牧草的种植呢。也只有北海国,才培育了不少苜蓿,储备有不少苜蓿种子。
可是,这点储备,和偌大的北海国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要知道,北海国耕地就有1200万亩。若是按照轮作制,就需要种植至少1200万亩的牧草地。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