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1章 新旧军队的区别(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说明军了,就是欧洲军队也差不多。一般而言,欧洲雇佣军,前三排是最精锐的。历史上,德意志雇佣兵,前三排都是老兵,一般都会穿半身甲,头戴铁盔。

    这些老兵都是精锐,装备好,战斗力也最强。而藏在战阵后面的,往往都是老弱病残和新兵,战斗力很一般。

    就算是纵横欧洲的瑞士雇佣兵,也是差不多的样子。所以,在吕贝克战役中,马林专门派大军从后方向瑞士雇佣兵的老弱病残和新兵发起攻击,引发了瑞士人战阵的混乱,并导致瑞士人最终战败投降。

    所以,欧洲军队其实也差不多。只要干掉前三排的精锐,后面的基本就是送的了。这就是古代军队的通病——实力不均衡,太依赖精锐带动。

    而从军队开始近代化甚至现代化后,这一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因为采用了统一的操典训练全军,大家的训练水平一般都差别不大。当然,也有精锐,但大部分军队的实力都比较平均,独立作战的能力都不错。毕竟,后世哪怕是排长,也是专业的军校培养出来的。如此一来,近现代化的军队,单独的一个单位,就能拉出去独立执行任务了。

    比如,在攻打某个省城的同时,近现代化的军队完全有条件分出几个团,去扫荡附近的中型城市,而不必等大军攻克省城后再一个个地去拔除。

    但古代军队不一样,人家就少部分精锐带着全军。其余部队,离开了精锐打头阵,很多就不会打仗了。只能等主力攻克某地后,再由精锐打头阵,去攻克别的地方。

    马林的北海国军队同样如此,因为担心小规模的部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作战中,马林基本都是按军团行动的,很少派出方阵甚至连队单独出去执行任务。除非,只是下乡征粮或洗劫等并非打硬仗的任务。

    而马林新组建的青年近卫军则不一样,这里,每个将士都是有思考能力的精锐。就算把他们拆成多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也有独自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而且,理解和执行力都较好。毕竟,这帮少年可都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