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自己会不会被愚弄了。然后,腓特烈三世再想像这次那样,一下子鼓动大部分贵族,就难了。而这,才是马林想要达到的目的。
毕竟,通过这次战争,马林和萨克森选侯国算是结下了死仇。以后若是有机会,双方都不会介意落井下石坑死对方的。
马林不怕萨克森选侯国的实力,但害怕腓特烈三世忽悠全德意志来群殴自己。只要损害了对方的名誉,使得其他诸侯怼腓特烈三世有了戒备心,那么,马林的目的就达到了。就算以后腓特烈三世能够忽悠上几个盟友,也无法对马林构成危害了。
……
至于如何宣传?这个太容易了。在上层社会展开宣传肯定不行,这个时代也没啥明星代言,也没有报纸和电子媒体作为宣传媒介。
所以,马林只能靠一个古代欧洲消息传递最多的地方——酒馆……
欧洲古代人喜欢喝酒,华夏古人喜欢喝茶。当然,喝酒或喝茶时,总不能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儿喝吧?总得吹点牛比……
在相互吹牛比的同时,也算是把各种信息交流了一番。甭管对方是不是吹牛,但只要对方说得精彩,吹得吸引人,这就足够了。听者听了精彩的牛比段子,就会忍不住讲给别人听。然后这些精彩段子就这么流传开来了……
而酒馆里,最擅长吹牛比的是什么人?吟游诗人啊……
之前,马林就让手下和吟游诗人合作过,为自己吹嘘了一番,捏造了一个“神眷者马林”的形象。
这一次,再花钱雇佣一批吟游诗人帮自己吹有关萨克森选帝侯的段子,肯定有的是吟游诗人乐意接单。因为,马林给钱啊……
具体的,就是马林派出手下,收买吟游诗人,让他们大肆为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鼓吹,吹嘘腓特烈三世的智慧无双。然后,马林成了那个背景板,虽然打赢了战争,却被腓特烈三世通过高超的忽悠手段,欺骗那些诸侯们,帮自己一起向马林施压,最终取得了“虽败犹胜”的外交结果……至于那些随便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