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欧皇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2章 日德兰的农业潜力和哥萨克(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就是后世的顿河马。这种哥萨克骑兵的坐骑虽然没有阿拉伯马等名贵马种那么出色,但是,胜在耐操耐粗饲。随便放在草地上吃草,就能养活。只有很劳累的时候(比如载人长途奔跑后),才需要加点精料。不像欧洲战马,平时就要料。尼玛三五匹还好说,要是上万匹,花销简直惊人。

    所以,欧洲历史上,骑兵的规模一向不大。但贫穷的沙俄,却能经常出动几万、十几万哥萨克骑兵,横扫四方。一战的时候,沙俄甚至出动了上百万哥萨克骑兵。只不过,面对德国的机枪阵,没讨到好。

    但是,在18和19世纪,能够随意出动几万哥萨克骑兵的沙皇,号称“欧洲压路机”,让整个欧洲都有些瑟瑟发抖……

    所以,马林决定——在日德兰半岛上,那些耕地以外的牧区,多建立一些类似哥萨克村落的聚居地。

    然后,马林会从德意志青年中,挑选一些喜欢骑马,且性格剽悍的小伙子,加入这些村落。马林会分配牧场给他们,但他们必须缴纳少量的赋税,并无条件为马林打仗。

    平时,这些小伙子们在日德兰半岛的牧场骑着东欧蒙古马去放牧,没事的时候,马林会安排村长组织这些小伙子们练习摔跤、马上格斗和骑射等。

    他们的村长,就相当于马林麾下的骑兵连队长。一旦战事爆发,村长就会变身为骑兵连队长,带着全村青壮为马林作战……这种模式,有些类似满清的八旗制度——“入则为民,出则为兵”。

    这样,马林只需要付出一些草地,就能获得大量骁勇的骑兵,绝对划算无比。而且,他们也不是不交税,每年还是要缴纳一成的税收的。只有战争年,才会免税。

    因为村长会经常组织青壮们习武格斗,并练习战术,所以,到战时,这些骑兵,战斗力不会很差。严格来说,他们的村落,就是一个半兵营。

    而马林在战时征募他们,并不需要花费多少钱,最多补贴他们一些粮食和战马的饲料。也不需要给他们薪水,他们的土地就是薪水。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