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提出警告,远离那些被恶灵缠身的古物。
其他通灵的古物都有一些特异现象,如异响、异动、奇特的光影变幻之类的,但他起初并未发觉猫神雕像有类似的迹象,只是一尊很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以为是自家猫的神经有些过敏,便暂时把雕像留在店里一进门的地方,不让自家猫靠近。
他以前经常喂食附近的流浪猫,但是自从猫神雕像来到店内,那些流浪猫却都不敢接近了,这令他重新考虑起这个问题也许猫神雕像与他之前遇到的通灵之物全都截然不同,不能用以往的经验来判断。
不过,要怎么处理掉这尊猫神雕像呢?
他的内心很是矛盾。
一方面,孔圣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对待鬼神之事,圣人的教导是置之不理,因为天地间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去探究,哪有时间去追寻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
另一方面,朱子也说过:学者须当知夫天如何而能高,地如何而能厚,鬼神如何而为幽显,山岳如何而能融结,这方是格物。朱子倡导的格物致知,又要求学者对世间的一切心存好奇,以哲学思辨的形式来给予鬼神以科学合理的解释。
两位先贤在这一部分上产生了微妙的分歧,别说是他,就连在儒学史上承前启后的朱子本人也被这一问题困扰终生。
他查询了很多资料,但关于古埃及的可信资料太少了,流传至今的不过是凤毛麟角,他始终不明白为何在古埃及代表善神的猫神雕像会染上戾气。
朱子说,若是为妖孽者,多是不得其死,其气未散,故郁结而成妖孽。按照这种说法,猫神雕像并不具备成为妖孽的前提条件身遭横死。
气之伸者,往者谓之神;气之屈者,来者谓之鬼。所谓鬼神,本来就是阴阳二气的消长而已。人身也是如此,故人心方动,便可与鬼神相感通。
想来只能归结于猫神雕像在地下埋藏得久了,受到太多阴气的浸淫。
猫神雕像本身很珍贵,若是销毁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