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劳,总不应该受到兔死狗烹的对待。
冯轩惊讶地咦了一声,不由地对张子安刮目相看,因为他的妻子也在夜里睡觉前跟他说过类似的话,只不过是出发点不太一样。
作为一名资深影迷,他妻子说,如何对待剧组里的动物,不论是德牧还是藏獒,决定了这部电影的上限。
为了方便说明,她举了个例子,就是电影《孔雀》。
在这部著名电影里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就是饰演母亲的演员将一杯毒药灌进一只鹅的嘴里,并且掐着它的脖子不让它吐出来,掐了很久很久,这只鹅就在地上一直痛苦地挣扎。
关于这只鹅的命运,电影最后并未出现相关字幕,然而在参加国际电影节评奖时,这一幕镜头却受到国外评委和观众的质疑。电影制片方只好站出来声明,说那只鹅是被麻醉了,不是真死,于是这部电影得了奖。
然而,那只鹅挣扎得如此痛苦而真实,绝不可能是表演出来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它绝对是被灌了毒药,而且为了拍摄这个镜头,很可能被灌毒药的鹅不止一只。
冯轩的妻子向他说这个,意在隐晦地提醒他,如果《战犬》这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想走出国门,不被局限于国内,那么如何妥善对待剧组里的动物演员就成了关键。
她的意见与张子安不谋而合,如果想让《战犬》在国际上获奖,进一步提高这部电影的上限,就一定要在片尾堂堂正正地打出字幕——“片中的动物均已得到妥善安置”,以人文关怀回绝一切可能的质疑。
妻子这么说,作为首席驯犬师的张子安也这么说,冯轩此前并不觉得如何,但被他们两个轮番提醒后,便深感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藏獒是租借来的,只要绝育后送回藏地的流浪狗收容中心,再额外提供一些补助就可以了,那这些德牧怎么办呢?
众人七嘴八舌地商量了一会儿,老杨在烟灰缸里捻熄了烟头,咳嗽几声说道:“我有个办法。”
其他人停止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