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离沉吟道:“这只是理论上而言,但这个假想毕竟只是假想,并没有考虑到阅读难度的问题……”
张子安又说道:“孟老师,你听说这句话吧——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知道啊,虽然我是个搞数学的,但这么有名的话我还是知道的。”孟离笑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不过这句话跟咱们谈论的《超级韦氏词典》和《沙之书》有关系么?”
“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张子安肯定地说,“孟老师,你知道这句话的后半句是什么?”
“这个……”孟离被问住了。
这句话的前半句太过有名,却往往令人忽略它的下半句。很多名言都是这样,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断章取义,强行扭曲其本来含义,比如说“父母在,不远游”经常被人用来教育孝子,然而孔子他老人家的原文里还有下半句“游必有方”呢。
“下半句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张子安自问自答。
孟离仔细咀嚼着这后半句,然后把它和前半句两相对照,不太确定地说:“我对古文不怎么在行,这后半句话是说——以有限去追求无限,是必将失败的?”
“没错。”
“老祖宗的话,直到今天还依然有其哲理呀。”孟离感叹道。
“我也这么觉得。”张子安随意附和道。这其实是他的自省,他已经多少明白了一些东西。
那本无名书,不论它到底是《超级韦氏词典》还是《沙之书》,或者是属于宇宙其他文明的空想之书,它都是无限的,而人是有限的,以有限求无限,是必将失败的,所以任何单独一个人类是无法读懂无名书的。当他翻开无名书去试图读懂的时候,就犯了“以有限求无限”的错误。
《沙之书》的主人公,由于其对知识的极度渴求,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没有理解到知识是无限的,而他的时间是有限的。
正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