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梦醒细无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36章 随波逐流(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八年的,还有钱消费吗?别说提高消费了,还得缩衣节食呢。

    在投资领域里也一样,这种情况下银行把钱贷给谁回报率最高、最快呢?显然不是工厂企业,那些单位想盈利得苦干好几年,盈利之后也没啥大便宜可占。远不如贷给房地产公司,它们的楼还没盖完呢就卖光了,一年一个轮回都算慢的。

    这下可麻烦了,消费没拉动起来,房价倒是拉起来了。房价越高、买房和卖房的人就越着急,一边是拼了命的买,一边是拼了命的盖。

    可房子这个玩意是产生不了利润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有损耗。老百姓手里的钱,加上未来十年的钱全都买了房子,他们还会有钱去消费吗?

    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是需要投入,但必须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太快了就会占用其它产业的发展资金,扰乱经济发展。如何调控这些资金的走向,就是我们常说的宏观调控。

    房地产经济过热,短期内看着好像挺火红,尤其是政府税收蹭蹭的涨,但从长远角度看这是一种病态。就像人体内长了一个大瘤子,把养分都抢走了。它是越长越大,人的身体却越来越弱。最可怕的是,这个瘤子最终还得切掉,等于是白折腾。

    但有一个问题挺值得思考,大家买房的钱都去哪儿了呢?最没脑子的回答就是开发商赚走了。如果稍微了解一下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人,绝不会这么回答。

    因为在这个行业的成本里,土地转让价格和各种税收才是大头,真正能落到地产商手中的钱,和这些费用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

    但即便如此,这些毛照样催生出一大批地产巨富,可想而知,这笔钱的总量是多么的庞大。也应该庞大,这些钱可是全国人民n多年积累下来的,结果不知不觉间就被清零了。

    其实这种清零运动已经不是第一次,更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什么要来回来去的清零呢?这玩意没法讲,讲了就是大不敬。

    但有一句话可以琢磨琢磨,财富本身就是一种权利,假如大多数财富都攥在人民手中,会怎样?藏富于民只是个美好的梦想,从古至今,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没真正实现过。以前不会、以后会不会不好说啊。

    洪涛能明白这个道理,不是因为他聪明,也不是因为他站得高,而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这一切。看到过结果,也听到过各种评价,逆推起来就容易多了。

    但明白归明白,洪涛对这一切毫无办法,努吐了血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他本来就不是啥高风亮节的圣人,能不随波逐流已经是极限,大多数时候他都是随波逐流的货色,比如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