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把武术社开到了大学校园里,虽然是借鉴了这里几家格斗流派的做法,不过像是金融学院这样的地方,是不可能没有格斗社的,相互之间难免就有竞争,就是不知道她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
王越只是想想,就能猜到这里面肯定会有些“猫腻”。
金融学院就这么大,学生就那么多,一向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格斗学社,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来抢“生意”!!
王越本身就是“铁十字军”出身,虽然和苏明秋练了拳,深知内家拳的博大精深,但也不会转回头来就认为西方的格斗术不行。
相反,正因为他在这上面花费的精力足够多,琢磨的透了,才会始终认为两种拳法各有千秋,不过是侧重点不同。
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的各家格斗流派对于格斗术发展的探索,明显也是领先于东方各国的。
毕竟功夫再厉害,也当不了饭吃。
越能打的人,练拳时的精力就越集中,几十年下来除了练了一身高明的拳法之外,能够保障生存的技能原本就不多。
一门拳法,之所以能不断的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只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任何形式的传承,都需要与时俱进,在薪火相传中同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进步。
要顺势而为,不能逆潮流而上。
所以,要发展就得有改变。苏明秋的武馆之所以这么多年,还没什么起色,原因也就在这里,现在苏晴雨在大学创办武术社,这也是一种尝试,虽然一味模仿这样的形式到头来也未必成功,但至少她这是已经踏出了这样的一步。
沿着金融学院的林**走了十五六分钟,在一片绿草如茵的掩映下就看到了一栋四层的小楼,外层一水的钢架结构支撑,上面用一块块的玻璃镶嵌,造型十分的现代,离着老远就能看到里面有人在走来走去的身影。
“这就是你们学校的武术社?”王越有点惊讶。一个社团能占据这么大的面积,而且还是这么现代化的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