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摇一晃,滑稽无比。
可是,王越走路的速度却是极快。双脚好似拨水,脚趾一弹,人就平平滑出三四米,再一弹,又是三四米。行动之间,竟是快捷如风,往往和他擦肩而过的人还没有注意到他的步法古怪,下一刻,他的人就已经风一样消失在了对方的视线里。
迎着太阳光的照射,斑驳的光点透过头顶的绿荫洒落一地,王越心意放空,越走越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中仿佛正有一股温暖的气息,潺潺流淌,绕遍全身。连带着手脚,肩胯和膝肘这几处外合的各处关节都隐隐发热,精神也越发活泼起来。
而这种通过行走,激发体内气感,活动血脉的功夫,在苏氏嫡传的六合拳里有个说法,就叫做“行桩”。以行为桩,以动入静,和桩功中的静桩相对应。功夫练到这一步,就说明王越已经把六合拳这门内家功夫真正的练到了上乘境界。
内家拳的桩法,素来就有动静之分,高矮之别,虽然练到高深处,拳理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高下。但初学拳者,站桩却是要从静桩入手,几年后才可以练习动桩的。唯有王越这个“怪胎”,却是一上手,不过一月有余,便把六合拳练到了这种地步。
而这除了他体内剑器青莲的神妙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当初苏明秋教他练拳时的倾囊相授。另外,剑器青莲也整合了苏明秋一生的拳法理论和经验,统统反馈给王越,所以王越在后来练拳时,才会如有神助一般,进步飞快,令人咋舌。
顺着大路一直走,王越只觉得身上越来越轻松,全身上下仿佛浑不受力,但每一步贴着地面蹭出去,却如同将面前大地的距离彻底缩短了,真好似御风而行一般,种种畅快,无法言喻。慢慢的,六合拳中最根本的外三合与内三合,似乎就在这一步步的游走间,逐渐的融为一体,有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感觉。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一动皆动,六合归一!
功夫练到了行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