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终极武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3章 事件发酵(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身的实践中去领悟其中的奥妙。要不然,你看过去的那些老拳师,很多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到后来不也开宗立派,成了一代宗师么。须知道在最早之前,易理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还不是要一代代的先贤从亲身体会的感受中总结出来么?真正高明的人,都是先要从了解自身入手,有了成就之后,才会触类旁通,以他山之石攻玉。”

    “真正高明的人,都是先要从了解自身入手……。”王越细细的琢磨着苏明秋这句话的道理,眼神不由越来越亮,“果然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实践出真知,一个练拳的人,首先就是在模仿前辈,是在学别人,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一套东西。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之所以要叫道理,就是因为道在前,理在后啊!大道永恒,多少年来就摆在那里,只有领会的人不同了,才会有不同的义理解释。我虽然不理解道经中那些玄之又玄的学问,但我练拳这本身就是在阐述其中的道理啊!!”

    “哈哈哈,师弟,你终于明白了。假传万卷经,真传一句话,真东西其实就那么多,你领会了就是领会了,没领会就是没领会。那些钻研易理学问的老学究,从书面上去找东西,穷极一生,不过就是得了个皮毛,哪比得上咱们一上手就是身体力行。况且,你又不是研究学问的,学那么多理论干什么。来,师弟,你看看我手里的这个水球……。”

    苏明秋说话之间,把手一伸,亮出掌心中间兀自还在滴溜溜乱转的那颗水球给王越看,“这水球本是最脆弱的东西,稍稍一点外力,就可以让它碎掉,但现在落在我的手里却偏偏不破不碎,原因就在于我卸掉了这上面令它产生变化的外力,同时又给了它一个旋转的劲儿。所以,这个水球,现在对我而言其实就是个太极球,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哦……,原来是这样!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动和静,阴阳变化的道理,其实就是在动中求静,或者静中求动,两者之间虽然对立,却是始终一体的。就好像是七叔你现在,翻腕运肘,底子里用的其实还是缠拳的劲儿,只不过在发力时同时还守住了自己的心意,而这却又是六合拳中内三合的运用,意在拳先,以意领气,所以你在用云手的时候,才会劲发如丝,绵绵不绝。这分明就是把练气的功夫化到了拳法里面啊……。”

    王越想了想,过了好一会儿后,这才接着说道:“而阴符七术的练法里,五龙盛神法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气息亦有阴阳之别。看你运劲时,一手齐胸而动,一手去下沉至肋,对应的便是心脏和肾脏,如果用这个理论来解释,那是不是里面还包含着一个水火既济的意思呢?毕竟心为火,肾属水,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这就是内丹术里所谓的龙虎调和,道理也完全说得通啊!”

    王越到底是功夫到了这一步了,具体的道理虽然说不太明白,但看到苏明秋演练云手,却仍旧是本能的觉察到这里面有些和自己共通的东西。

    阴符七术是苏家拳法中最高的练气法门,而云手却是苏家拳法中最高明的以柔克刚之法,要说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那才是奇怪了呢!

    易经六十四卦里的第六十三卦(既济卦),就是“水火既济,盛极将衰”。按照字面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大功告成的意思。

    这里面,既是已经;济是成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但终将发生变故。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道家的内丹练气术就是以此为理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以自身为鼎炉,炼出大药,生发神异,强身健体的。

    苏明秋听到王越这么一说,脸上神情不由一愣,却是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小师弟,居然心思灵敏,一至如斯。竟是只听了自己这么一说,便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将云手的练习和阴符七术的练气联系了起来。一下子就省了他许多的说教。

    “而且,七叔你刚才运拳的时候,足下扭转,脚踝和腰胯膝盖,乃至于脊背,双肩以及两条手臂,双肘,手腕,都在同时做着外旋内裹的动作。虽然动作不大,看似没怎么用力,有种大松大软的味道,可实际上你这轻轻一动,已是调动了周身上下几乎所有的力道,只是凝而不发罢了。看来你的这个云手,其实和六合拳本身的联系并不大,认真说起来应该算是另外一门拳法了。不过这其中的道理,倒是可以相互借鉴一下的。”

    大松大软的道理很简单,但练起来却没那么容易,这里面对一个人的心意要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