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盛唐高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35 郑鹏的小算盘(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在这四百多位皇帝中,要数李隆基最喜欢音律。

    内教坊、左、右教坊、梨园的乐伎、乐官加起来逾万人,也就是皇帝养得起,还要盛世的皇帝才能长期供养。

    心里掂记着这件事,李隆基在简单的交流后,主动提出来,听到还没完成,内心有些不太高兴。

    要不是郑鹏为国负伤,估计都得翻脸。

    郑鹏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张纸,交由高力士,再转呈给李隆基。

    等李隆基拿到手里看时,郑鹏这才说道:“微臣愚钝,只写出词和一小段音律。”

    李隆基没有说话,此刻,他的目光一下子被纸上的曲词深深地吸引了,纸的最上面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字:精忠报国!

    这和传统什么歌、什么调不同,一看到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李隆基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国也是皇帝的国,做皇帝的,自然希望臣子能精忠报效自己。

    向下看,只看两句,李隆基的神色都变了: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只是区区二句,一股磅礴的浩然正气在好像从纸上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征战沙场的豪迈气概,文字简炼扼要,算是画龙睛之笔。

    开章极为不凡,一下子吸引了李隆基继续往下看:

    心似黄河水茫茫,

    纵横四方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一口气连读四句,风格从豪迈变成悲壮式的思念,让人思忆曾经一起战斗的军中同袍,想起那些埋骨沙场的生死兄弟,磅礴中带着豪迈,豪迈中透着悲烈,宛如百味人生。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李隆基一口气把剩下的词读完,当他读到最一个字时,猛地一拍御案,大吼一声:“好!”

    短短几句词,好像有一名精忠报国、在战场上合生忘死、愿为大唐守土复开疆的战士要从纸上跳跃出来,特加是最后一句“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简直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无论什么朝代,每一任皇帝都以开疆拓土、威名远播为荣,能让四方来贺,更是每一任皇帝的终极梦想。

    这首曲词,简直写到李隆基的心坎上,第一时间就引发李隆基的共鸣。

    李隆基突然一拍,把一旁的高力士吓得一哆嗦,连忙问道:“陛下,你没事吧?”

    “没事“李隆基摆摆手,抬起头对郑鹏的说:”爱卿真是天下奇才,光是这首诗词,足以笑傲文坛,难得,真是难得。”

    在李隆基看的时候,高力士也把脑袋伸过来看,听到李隆基的话,忍不住说:“老奴虽说是不完整之身,看了郑监军的词,心头涌起一股热血,恨不得披甲上阵,为大唐守土复开疆,好,真是好。”

    高力士虽说是太监,可他文学方面的造诣也不差,要不然也不能帮李隆基批改奏折,当他看完,忍不住有感而发。

    这一次,绝不是附和李隆基。

    太好了,郑鹏心头一轻,这一关算是过了。

    这首词是后世一位姓屠歌手所唱《精忠报国》的歌词小改而成,当时郑鹏很喜欢这首歌,有一段时间每天都要听几遍,拿来交差正好。

    郑鹏刚想谦虚一下,李隆基好像想起什么,马上问道:”对了,郑爱卿,你不是说想到一小节音律吗,唱来给朕听一下。”

    看到这么激昂人心、这么好的词,李隆基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微臣就怕唱不好。”

    “让你唱就唱,废什么话。”李隆基有些不耐烦了。

    郑鹏有些尴尬地干咳二声,突然把声音提高八度,开始唱起来:“堂堂大唐要让四方来贺!”

    只是唱一句,李隆基面色一凛,眼中闪过一抹惊喜的目光。

    歌如文章,结尾部分是对上面的总结,可以说精华所在,一首结尾好的歌,肯定差不到哪里去,李隆基是音律大家,一听就听出其中的不凡。

    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