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国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争锋(大章求推荐)(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

    短暂冷场后,旁边立即有人爆出一声好,并连番拍掌,却是高俅,一边拍掌一边笑,显然是个懂武的。

    王汉这才注意到,高俅的官服上多了个包肚,那是武官的标志。

    就大宋官员朝服而言,文官朝服是宽袍广袖,武官朝服则是窄袍窄袖,另外武官会多条包肚,作用类似于后世解放军将领的裤腰带——同样是为人民服务,当兵的就是比乡政府领导多条皮带。

    高俅鼓掌,旁边几个文官也各自点头,就算是一直保持严肃的曾布,面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些。至于中间位置的赵佶,更是笑容满面,赞赏道:“如此甚好,点到为止。”

    对面徐宁这回也收了轻视之心,缩回棍子,冲王汉拱拱手,和气地道:“敢问小哥,和御拳馆周侗是什么关系?”

    呦呵!居然认得回马枪的来历,王汉也笑,拱手回复:“正是授业恩师。”

    徐宁点头,笑道:“难怪,小哥高招,佩服佩服。”说完下场。

    旁边高俅听到周侗名字有些错愕,飞快地看了旁边曾布一眼,见曾布并没注意,他也不说话。

    这番动作,却让后面一副君子相的文官发现,皱眉疑惑,似乎在思索什么。

    眼见徐宁退场,曾布又道:“既是十八般兵器都会,便再演练两场,让官家看看玄女娘娘教授的武艺究竟如何。”

    高俅便点着左手教师,“你去会他。”

    左边教师两步入场,抓着钢刀拱手,朗声道:“御前常侍金刀王伍,请了。”

    王汉笑答,“原是本家兄弟,手下留情。”说完也接过旁边禁军递来的腰刀,舞了个刀花,往场中走。

    刀法比拼和棍法不同,杀敌时候讲究的是一刀毕命,比武时候则讲究打落对方兵刃,同时要保证自己脖颈部位不能被对方侵入,这需要极高的技巧。最常用的招数便是用自己的刀荡开对方的刀,再趁虚将刀架在对方肩膀上,这对持刀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刀法没练到一定地步的学徒,不允许用铁刀比拼。

    就算是高手间相比,也用的是不开刃刀。

    即便如此,一刀砍在身上,也会造成极大创伤。故而,要万分小心。

    却说王伍和王汉两人进场比拼,并不马上动手,而是围着圈子走,半晌才出一刀,碰撞之后又迅速分开。各自全神贯注,像两只斗气的鹅。

    这动作在不懂行的眼里相当无趣,认为他们打的不激烈,不敢出刀。但在懂行的眼里则是万分凶险,只有高手才会隐匿不动,蓄势而发,这样的人不出刀则已,出刀必然是要人命。

    两人绕着圈子转悠,那个君子相的文官却招走了徐宁,在远处一阵嘀咕,又走回来,在曾布耳边嘀咕。

    曾布本来在看场中比刀,渐渐表情变色,似乎要发怒,却忍住了,面色不忿,转身对高俅嘀咕,高俅闻言脸色大变,惋惜地看了一眼场中正在全神贯注比拼的王汉,转过头去,招手喊来一名禁军,小声吩咐两句,禁军领命,转身而去。

    王汉和王伍两人各自试探了十多番,王伍忽然出手,刀斩王汉腰肋,王汉竖刀格挡,王伍刀势再变,斩王汉肩膀,王汉再挡,双方战在一起,叮叮当当,连续砍了十多刀,最后一声金铁交鸣,却是王汉将王伍的刀震开,刀刃放于他的脖颈下。

    “好!”

    这一声好,乃是徐宁发出。喊完才发觉场中气氛不对,自己的上司和几个文官,都是一脸冷漠。

    唯独赵官家一个,背着双手,皱眉不解,不知道这番比刀妙在何处,却又不好意思表露自己的无知,想了想憋出一句,“嗯,不错,打的很好。”

    再看场中王伍,看向王汉的面色已经变成恭敬,拱手,赞叹:“不愧是玄女娘娘亲传武艺,王伍佩服。”

    此番话是赞赏,听在王汉耳朵里却是一愣,心说不妙,赶紧看了一眼旁边众人,众人各自面色平静,仿佛没听到王伍的话。

    但越是这样的平静,越是让王汉感觉不好,心里已然清楚,这次玩砸了,穿帮了。

    说了是玄女传授的武艺,可刚才又提到周侗传授枪棒,那到底是玄女传的还是周侗传的?

    失神也是一瞬,王汉很快恢复平静,心说怕个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情已经如此,走一步看一步。

    王伍退场,余下一位教师上前,对王汉拱拱手,道:“殿前常侍神机箭张平,请了。”

    王汉听的一愣,再看对方装束,恍然大悟,所谓的神机箭,原来是神臂弓的缩小版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