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仓库到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5章 凄惨的工匠(感谢”猫鱼狗鱼都是鱼”成为本书新盟主)(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各衙门照常开门。

    大理寺刚开门,一个年轻人就冲了过来,一下跪在门口,双手举着一张纸喊道:“家父被人打死,求诸位大人明察!”

    ……

    大理寺接手了一个案子,案子的来由很简单,所以三个小吏很快就被抓捕归案。只是那些工匠大部分不愿意作证,最后还是秦四的那个同乡出头,这才钉死了那三个小吏。

    事情按照现在的看法来说不算大。

    可事情的余波却远远未散。

    案子刚被敲定,方醒就被招进了宫中。

    一进宫方醒见到重臣们都在,就凑到张辅那边,和武勋站在一起。

    “是啥事?”

    皇帝还没来,大家可以松散些,朱勇低声道:“有人上了奏章。”

    方醒无语转过头去,你这说了当没说嘛!

    “陛下驾到……”

    朱瞻基一来就抛出个题目:“昨日有人上了奏章,说工匠辛苦,可却不得自由,地位也低下,长此以往,必成弊端,诸卿以为如何?”

    这事儿工部尚书吴中避无可避,他出班道:“陛下,大明的匠户分为坐班和轮班,那秦四就是轮班,每月上十日工,然后剩下的日子也没人管,尽可做些东西去贩卖。家中还能免一丁的劳役,算下来不差了。”

    方醒觉得这份奏章有些古怪,不像是普通官员能上的,他就出班道:“陛下,坐班的工匠报酬少,说句实话,这等条件下很难出现大匠。至于轮班的更惨,那秦四乃是铁匠,四年一班,回去也不知道做个啥,等官府招呼一声,又得带着东西奔赴各方,这一路耗费多少?耽误多少时日?这难道就是不差?”

    吴中苦笑道:“兴和伯,这匠户制度从蒙元继承而来,多番改进,已经没办法了。唯一的弊端大概就是路途,各地工匠轮班进京,确实是辛苦了些。”

    方醒摇摇头,说道:“不只是辛苦,有的轮班工匠家里离京城远,来一趟家里还得典当东西当路费,几次下来…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