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恒星诞生的质量临界点。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颗恒星的超新星爆发,喷射出大量物质和能量,在交汇处,亦在进行着另一场“恒星诞生”的尝试,夺走了它50的希望,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两个天体都不可能变成恒星,终将归于沉寂。
然而,在归于沉寂之前,他们的挣扎和努力,终将释放出最狂暴的辐射,波纹,高能粒子流和强磁场。
对恒星和巨行星来说,仅仅是“眨一眨眼”或者“打个喷嚏”的小动作,对人类和星舰而言,却不吝于灭顶之灾,即便李耀这样的分神强者,倘若处于最强烈的天体磁场干扰中,他的生命磁场究竟还能发挥出几分威能,甚至还能否保持完好无损,都是未知之数。
除此之外,和绝大多数巨行星一样,古巨星还拥有上百颗卫星。
随着整个星系和自己主星的异变,这些卫星的稳定轨道也支离破碎。
有些卫星被古巨星的引力吸引,一头扎进了主星的怀抱,激起数十万米高,能量和质量的狂暴洪流,恰似一场场放大万倍的火山爆发。
有些卫星的运行轨道重叠,发生猛烈的碰撞,撞得支离破碎,形成一片片毫无规则也无法预测的碎石星带,夹杂着毁天灭地的气势,吞噬他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
再加上不少卫星,原本就蕴藏着大量放射性极强的元素,形成张牙舞爪的强磁场,甚至能令进入其中的星舰,直接丧失一切机能,彻底“停摆”。
那就糟糕透顶了。
要知道,处在极不稳定状态下的古巨星,各部位的密度和质量都不一样,其引力也不一样,相当于一个个的引力陷阱,或者叫“乱引源”。
当冒险团队的星舰拥有100的动力时,当然能小心翼翼,和古巨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但是,万一星舰的动力单元被陨石打爆,或者导航系统受到磁暴的干扰,星舰跌入古巨星的近地轨道,那就要面对铺天盖地,永无休止的雷霆。
那是一艘星舰能够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