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60章 大令的底气(二合一4000字)(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茶,黄宝衣喝了口茶,龇牙,“如何?”

    房十三沉默了一阵,拿捏了用词,轻声道:“看其举动,似乎侧重北镇抚司,县令只是挂职方便他行动罢。”

    黄宝衣颔首,“那韩知府那边?”

    房十三苦笑,“神仙打架小人遭殃,你我这等不入流的官吏,还能怎样。”

    只能随波逐流。

    黄宝衣思忖了一阵,“其实我倒是觉得,这少年毕竟是北镇抚司的红人,很可能让韩知府阴沟里翻船,所以……”

    房十三许久不言语,良久才道:“都在说建康府有位异人,是圣贤之人,可这人究竟在哪里?”

    韩知府在找,北镇抚司南卫四所一直在找。

    可是都没人能找到。

    甚至连是谁说建康府有异人为圣贤的始作俑者都没找到,简直诡异到极点。

    如今临安女帝更是让李汝鱼前来。

    房十三府上有不少游历江湖的游侠儿清客,比黄宝衣知道更多隐秘事情,比如这个李汝鱼,不仅在春风关杀了一位知州,在观渔城立下大功,更是在临安杀了乾王赵骊。

    这些都不可怕。

    可怕是这少年在夕照山下读书,竟然差点有成为文墨圣贤的节奏,但这并不是少年最神奇的地方——真正神奇的是少年在观渔城雷劈不死。

    少年是异人否?

    无人知晓,但从女帝对他的态度看,少年恐怕比北镇抚司那个持剔骨刀的酷吏来臣俊更为恐怖,很可能真会成为女帝手中最为锋利的屠刀。

    如果女帝陛下再得一圣贤文人,对大凉天下有何等影响?

    只怕很可能会改变文武并盛的局面。

    大凉现在不需要一位圣贤,需要的是能让镇北军不反,能让西军臣服的政治谋略家,或者说是如狄相公那般的盖世儒将。

    内忧外患尚在,文武并盛的局面绝对不能打破。

    强兵,或者盛文,都是畸形,不可取。

    房十三望着外面,雪云怒号。

    建康府要变天了。

    建康府归属江南东路,在大燕之前叫金陵城,一直到大燕亡朝,太祖朝内改名建康府,设府治,成为江南东路府治。

    其繁华比之地域上毗邻的淮南东路府治扬州更胜一筹。

    毕竟是南北之间的枢纽城市。

    但建康府地位尴尬。

    虽然是江南东路路治,但距离临安和扬州不远。

    对于建康府诸多官吏而言,建康府的尴尬地位也不是坏事,头顶上虽然有一堆的宣抚使、制置使、安抚使、招抚使、招讨使、镇抚使之流指手画脚,但因距离临安过近,毕竟还容易上达天听,是以倒是个仕途升迁的好地方。

    建康府治坐落在秦淮之北,离文庙不远。

    布局十分工整,总体呈长方形分布,最中间的是设厅,前面是戒石厅,右边是清心堂,南面是仪门,由左右修廊相连。

    清心堂之后是忠实不欺堂,其堂名的意义是告诫一府长官,不可欺上瞒下。

    忠实不欺堂后是静得堂,左边是玉麟堂,再左是锦绣堂,锦绣堂的上方则是忠勤楼,忠勤楼是府治大佬们办公的场所。

    忠实不欺堂右边则是西厅,则是各种政务办公场所。

    李汝鱼进得府治。

    左剑右刀,穿的官服不是大令官服,而是北镇抚司的百户官服,暖黄打底,白色缝边,红色飞鱼竟有几分蟒蛇霸气,再绣如水浪的青色走云。

    北镇抚司的煞气油然而生。

    此前也曾闹过笑话,北镇抚司初建时,赵信着了飞鱼服,被老相公柳正清看见,参了他一个僭越罪名,说你一个三四品官员,何敢穿蟒服?

    倒也不怪柳正清老眼昏花,确实有些难以分辨,飞鱼,本就类蟒。

    好在并非所有飞鱼服皆如此。

    有门子前去通报,李汝鱼一路走入府治,直接前往忠勤楼——作为建康府最大的县令,按说一般是由府治大佬权兼,李汝鱼单任,自然是有点小资格的。

    有奴仆捧茶。

    茶是好茶,人却未必是好人,水半开不开,泡茶差了些火候。

    显然是有意为之。

    李汝鱼没有在意细节的刁难,只是不咸不淡的看了一眼那奴仆,叹了口气,说你能活着真不容易,也不怪你,盛世狗皆如是。

    旋即忽然有些黯然。

    盛世狗终究能小幸福的活着,乱世人呢?

    乱世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