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84章 大唐李青莲,请受大宋黄裳一拜(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通判宁鸿家的范姓夫子,这位二十七八岁的范夫子根本不在意,依然自斟自饮。

    还有一人,则是白衣胜雪的夫子,喝着酒看着残雪风景,情绪有些高涨,哪曾管他人目光,笑眯眯的对小萝莉周小小说着什么。

    皆有一身傲骨。

    米公公并没有在意这些小事,笑着以一句小词开篇,引出了今日文会,然后又说大家应该砥砺互勉,以求共仕朝堂为天下苍生幸的冠冕话。

    文会么,不外乎就是吟诗作对,但诗赋较难,毕竟没几个才子真的能做到七步成诗,还是作对来得雅俗共赏一些。

    果然有人抛出了话头,说我前几日路过金水桥,忽生一上联,献丑说与诸位听听,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说了这句话后倒也没说对子,端起酒杯浅抿。

    这就是酸儒气。

    说也是可以的,但你们也得恭维一下我——这是通病也是习俗,于是有人笑说了几句你可是咱建康府学的大才子,哪敢指教,倒是说对子罢。

    这位年轻才子于是笑道:“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一般而言,文会都会先暖暖场,若是一上来就是谁都答不上来的绝对,那还有什么意思,是以这个对子并不难。

    很快有人对出:对歌长夜,清音未散明月走。

    倒是好对。

    范夫子喝着酒问宁浣,“可有对?”

    宁浣砸罢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想了许久才道:“重拾旧梦,情缘已作落花零。先生觉得可好?”

    范夫子笑了笑,还行。

    另一个角落里,夫子也在低声问李婉约和小小,说你们可有对。

    李婉约放下酒壶,思绪良久,才道:“我有一对,轻捧残卷,墨香常逐清风来。”

    夫子点头,“不错。”

    小萝莉眉眼弯弯的笑,“我也有哦:泛休野渡,渔舟常伴秋月至。夫子你有对吗?”

    夫子笑而不语。

    我有对,“寒眠陋栈,梦魂曾逐故乡醒”,但不愿说与人知,免得又要让那少年挨惊雷。

    又有人出对,却是一个旧对: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也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这是顶针联中对子,所谓顶针联,乃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亦称“联珠对”、“联锦对”。

    这个对子虽是旧对,但难度相当高。

    但这这种对子早有人精研,很快便被对了出来: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滔滔,观,观,观。

    文会气氛越发活跃,各种对子层出不穷。

    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皆是好对。

    夫子有些意兴阑珊,对子不是他所长,于是只管喝酒。

    却见忽有人来,很是自来熟的坐在夫子对面,笑道:“李夫子,有扰。”

    夫子见过他。

    上元县主簿,曾来找李汝鱼汇报过政事,倒也没曾交谈,对这位感官不算差的大儒笑道:“皆是尘世人,何来有扰一说。”

    黄裳摇头,“夫子乃是红尘仙,我辈俗人仰望之所在。”

    夫子也是人呐。

    谁不喜欢被恭维,还是被一位大儒恭维,且神态认真,显然发自内心,想起了李汝鱼说过的事情,笑道:“你应该知道我的罢。”

    黄裳笑了,“夫子之于黄某,不啻于于悬江明月,仰望数百年,今朝见之,此生幸矣。”

    夫子恍然,后人矣。

    黄裳又问道:“敢问夫子一事,读书人读圣贤书,修身齐家之后则治国,为天下苍生,但有家仇在先,可弃而治国乎?”

    夫子想了想,“小我大我之分矣。”

    很简单的一句话,很直白的道理,就是蒙童私塾也知晓,可从夫子口中说出来,从这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夫子口中说出来,那便有了不同的意味。

    黄裳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大笑:“善!”

    夫子也笑,很有些劝勉的味道:“续修道藏,是有利于千秋读书人的大事,汝当谨之慎之,此等功事,足以名垂千古。”

    黄裳点头受教,“已修过,夫子勿忧也。”

    夫子快意大笑,心情甚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